性少数群体,包括女同性恋者(Lesbian)、男同性恋者(Gay)、双性恋者(Bisexuality)、跨性别者(Transgender)以及其他非规范性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人,国际上统称为LGBT群体。关于LGBT词汇的定义在1988年被首次提出,在1990年代,“LGBT”作为中立词汇被用来称呼这些群体以表示尊重。性少数群体是处于边缘化地位的社会群体,在人类历史中,性少数群体经常受到歧视和压制。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普罗大众对他们的认识也从有罪到疾病再到仅仅是性倾向不同逐渐发生变化。
一、西方的研究
1. 学者对性少数群体的了解和认识
相较于国内,西方学者对性少数群体的研究要早得多。古代的西方对LGBT群体的研究,主要是对其中的同性恋行为进行定义和分析。最早研究同性恋的学者是德国著名性学创始人赫兹菲尔德,他在20世纪初首创了“第三性”的概念,旨在将同性恋者置于与男女两性平等的第三性的位置上使之受到法律的保护,享有与男女两性相等的权利,至少不至于视为罪犯。
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同性恋是一种自然属性,身体方面的生殖力使人爱恋异性,而心灵方面的生殖力使人爱恋同性,前者的目的是人类种族的繁衍,后者的目的是美的创造。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则从精神方面对同性恋行为进行分析,他认为儿童期3-5岁是人类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如果儿童在此期间心理遭受创伤那么恋母情结就会潜藏在意识里,并继续影响个体的性心理发育,最终在性成熟后发生相似的性心理异常。值得一提的是,弗洛伊德在否定了同性恋是犯罪和不道德的观点之后,进一步提出了同性恋不是疾病的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金西为了使人们对同性恋现象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创造了性关系连续体的理论。他的理论将绝对异性性行为者到绝对同性性行为者的中间过渡状态,概括为7个等级。金西的性倾向连续体有助于人们改变同性恋异性恋二者非黑即白的传统观念,用间色的思想使人们注意到两级间各种过渡状态。
由上述西方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非规范性的性倾向和性别认知自古已有,而且不在少数;并且这些他们对同性恋群体持友好态度,对同性恋行为作出一系列客观的解释,为他们在狭窄的社会空间争得一席之地。
2. 社会对性少数群体的态度
在社会大众对LGBT群体的态度方面,国外也有大量的研究。比如,研究证实异性恋男性要比异性恋女性表现出更多的对同性恋的歧视和偏见。这一现象的形成来源于社会的传统性别观念——根据性别角色理论,人们对社会性别的期望往往是两个极端: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自身的性别角色相违背,就可能承担相应的严重的社会责任。
在承担违背性别角色的社会后果方面,男性要比女性严重的多,如果一个男性接纳或者接受同性恋会被同辈群体认为不想男人,因此就会面临相对较大的社会压力。总之,男性对LGBT群体尤其是男同性恋者持消极对立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传统性别观念的遵守,也反映出男性对违背男性性别角色的态度。
二、国内的研究
中国对同性恋的研究是从改革开放后逐渐兴盛起来,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同性恋成因、国内LGBT群体规模以及社会态度展开。
国内学者研究在同性恋成因的研究上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将西方的研究成果搬来中国印证,或是简单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进行所谓本土化,但并没有什么成型的理论框架提出。介绍西方同性恋理论最新进展的主要是李银河所翻译的《酷儿理论》;关于LGBT群体规模的调查和整体性描述则是几个主要的学者,如潘绥铭、张北川等所关注的。
1.我国性少数群体的规模
据调查显示,保守的估计我国的同性恋者有3600万~4800万人。中国大陆15岁至65岁的同性恋人数约在3000万,其中男性2000万,女性1000万。而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潘绥铭教授的调查,我国大学男生中有过同性行为的占16.6%,仅有心理倾向的占8.4%,两者皆有的占4.2%。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中国LGBT社群占人口的比例虽然小,但是体量非常庞大;但是日常人际交往中,我们却甚少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这一群体的存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性少数群体依旧生活在阴影之中,这对于他们的生活以及相关的疾病防治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我国社会对性少数群体的态度
在中国只有5%的性少数人士选择公开他们的性身份。绝大部分LGBT人士在生活中饱受歧视和侮辱——尤其是家庭对性少数的接受程度最低,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家人“完全不接受”性少数;而学校、职场和宗教环境对性少数的态度则较为模糊,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老师、上司和神职人员对性少数的态度为“说不清”;在医疗和社会服务方面,许多受访者表示如果服务提供者一旦获知或仅仅怀疑他们的性倾向或多元性别身份,他们在寻求相应服务时就会面临许多困难。值得一提的是大学校园对性少数的接受程度相对较好,近三分之一的采访者认为他们的大学老师对性少数的态度为“非常接受”或“比较接受”,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家庭和职场。
联合国《2016年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报告》显示,在对性少数群体态度的公众观点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年龄差异——年轻人对性多元化的态度更为开放,接纳程度更高。受访者越年轻,反对将性少数群体视为病态、反对基于僵化成见的偏颇态度、反对性别角色的刻板二分观念、乃至反对与HIV相关污名的人士比例越高。同样,年轻受访者中有极高比例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是LGBT人士。
综上所述,国内的LGBT群体规模并不小,并且他们在社会中仍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但是对于性少数群体,社会舆论环境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年轻人对性少数的态度更为自由开放。随着代际更替,相信整个社会对性少数的观念和态度会逐渐变得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