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
没有应声。
“汤姆!”
没有应声。
“真不明白,这孩子怎么啦?喂,汤姆,我在叫你!”
没有应声。
老太太把她的眼镜往下扯了扯,眼睛从镜片上,对房间扫了一圈;然后把眼镜往上推了推,从镜片底下张望出去。她极少或者说从没有透过镜片去搜寻诸如一个孩子那样小不点儿的东西;这副眼镜是她的宝,是她心中引以为傲的爱物,戴上它是为了“派头”,而不是为了实用——戴一对火炉罩子她也一样看得清清楚楚。她有一阵子有点纳闷,接着,她发话啦,虽说不是恶狠狠地,却也嗓门儿大得连家具都能听见:
“好啊,你听着,要让我逮住了,我就——”
她的话没有说完,因为这时候她正弯下身去用扫帚往床底下捅——因而每捅一下,她需要停下来喘口气。
除了那只猫以外,她没有捅出第二件活物。
“我这辈子从没见过这样的孩子!”
她走到开着的门口,当门站着,朝外面那个只有西红柿蔓和野草的园子张望,不见汤姆。于是她提高嗓门,取了个使声音传得远些的角度,喊道:
“喂——汤姆!”
背后有轻微的响动,她转过身去正好一把抓住一个小孩的紧身短上衣的下摆,不让他跑了。
“好啊!我该想到你会躲在那小间里,你在那儿干什么?”
“不干什么。”
“不干什么!瞧你那双手。再瞧你那嘴。那是什么货色?”
“我不知道,姨妈。”
“哼,我知道。是果酱——一点不错,就是它。我跟你说过有四十遍啦,你要不肯放过这果酱,我就剥你的皮。把那鞭子递给我。”
鞭子已经抡到空中,大难已经当头——
“哎哟!姨妈,你瞧你背后!”
老太太倏地转过身,撩起她的裙子以防不测。就在这眨眼间,孩子逃了出去,攀上那高高的木板篱笆墙,翻身过去,不见了踪影。
……………………………………………………
上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开篇段。
短短几百字,勾勒了一个画面感很强的场景。汤姆和老太太的特征跃然纸上,让人有继续往下读下去的欲望。
写人、写事,画面感构造非常关键。这个有没有技巧呢?我觉得是有的。
今天我们从成语“危如累卵”,来谈记叙文写作中的画面感构造。
1、从成语典故中学习画面感构造。
“危如累卵”,是一个浓缩的画面片段。
中国的成语典故中,有很多类似的浓缩画面片段。“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掩耳盗铃”、“螳臂当车”、“雁过留声”、“风吹草动”、“滴水成冰”、“山崩地裂”、“命悬一线”……举不胜举。
写文章时,可以直接引用这些画面片段。也可以依样画葫芦,创新使用。比如“危如累卵”,“危险如堆砌的鸡蛋”,“甜蜜如掉进了蜜罐”“苦得像哑巴吃了黄连”;“风吹草动”,“风吹拂过麦田,绿油油的麦苗如波浪起伏”;“风吹过路旁的梧桐树,金黄的叶子纷纷掉落。”跟成语学习,我们也可以构筑出很多画面片段。
2、学习精准运用动词和名词,少用形容词来叙述。
“危如累卵”的画面感,来源于“累卵”两个字,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画面感是精准运用动词和名词的结果。
写作高手,都极少用形容词来描述人或事。而是直接写动作和动作对象,突出画面感。
譬如:鲁迅写孔乙己两次掏钱买酒:初次出场:“排出九文大钱”;被打断腿后出场:“从破衣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一个“排”字,一个“摸”字,画面感就特强,也特别契合他前后的处境。
又比如文章开头马克吐温写老太太:
“老太太把她的眼镜往下扯了扯,眼睛从镜片上,对房间扫了一圈;然后把眼镜往上推了推,从镜片底下张望出去。”
“她的话没有说完,因为这时候她正弯下身去用扫帚往床底下捅——因而每捅一下,她需要停下来喘口气。”
作者没用任何形容词来描述老太太,而是大量用动词和名词。但构筑的画面感却特强,而且也将人物的特征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