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黄金岁月都给这间公司了,想休息一下看看别的挑战。”
“去年在公司满十年后出国了一年,想重回职场看其他跟过去不同的职位或产业。”
“在这间公司待十年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时间就过去了。”
“待了快10年,但景气关系,全球裁员我就是那波了没办法。”
十年了,是一个里程碑。
做猎头看过这么多履历,有很多人的故事是相似的,尤其是“十年成就奖”这件事情。
有些人是还有继续跟着公司打拼的热诚,有些人则是得过且过,有机会再看看,还有一种人是差不多想要下一个工作环境的挑战。
这时候猎头通常会问:“这十年当中,没有其他公司来挖角吗?”如果答案是没有,可以联想到其实这位工作者偏向执行者;如果有,那当然要探讨一下当初并没有转换的原因。
“跟公司谈了以后就继续留下来。”(问题是留下来没有转调部门?)
“当初案子太忙没有想这么多。” (问题是当你不忙的时候,机会刚好也不在了。)
“看缘分,后来上班日期/薪水没乔好就没去了。”(不确定当时是劳资哪一方比较积极。)
人生下来常常都会在两条路上下决定,该去或不该去,该离不该离。而你的职涯规划不该是由公司来决定,而是你自己决定。
在职场上,每三年期间固定了解自己的市场价值,所属产业上下链的变化;设定一个薪资/职位目标,并透过人脉/猎头规划可行性。
这比在现今变化多端的产业环境以及市场一直拿机器人取代人力这件事情来吓你来得有安全感。目标明确了,就不会只在一间公司打转,或是就算打转了也能说出来不同挑战在哪。
在一间公司工作满两三年后,以下有一些方法可以思考,是否该换个环境或寻找新目标?(切记尽量不要因为“人”的因素换工作,因为每间公司都可能有人的问题。)
A.发现工作都太上手,在公司呼风唤雨,但薪资却一直上不去。
B.工作缺乏挑战性,每天觉得度日如年,没事找事做但也找不到。
C.想发挥但公司并没有给予资源,或是政策不停变动。
D.申请了内部转调,但公司一直打模糊仗或是卖梦。
其实我是这么建议的,如果在一间公司待超过五年了,一定要有机会内部转调,往上或平行转到不同部门;如果无法转调,必须要往外看机会,否则工作舒适圈就是这么来的,除非下班后有其他值得忙的事物,抑或是高处不胜寒,薪水真的好到别家都付不起 (那也要小心,因为这很直接代表着要被淘汰的时间是你无法预知的)。否则在履历上,待个五年跟待个七年十年,是差不多的。
通常第一年熟悉整体工作流程及职责,第二年有办法用不同角度衍生既有工作项目,第三年有办法复制模式让其他同事跟进学习或者是参与不同职位决策,第四年扩展职位版图到不同国家或客户群,接着就是不停的循环(而这些渐进方式很多人甚至是同时间并行执掌,一人当多人用),所以通常感情是七年之痒,职场则是三年之痒。
那哪来的十年呢?十年的确是可以看更精、参与更多公司从零到有的产品案件,在做更广的工作范围中得到成就感,但成就感必须要一直追求,因为感觉短暂,加上在一间公司待久了,通常执行的会是底下的新人,而社会现在愈来愈偏向要执行者,要最上层决策规划,中阶层则慢慢被市场及科技演进淘汰,所以计划赶不上市场变化;而个人真正能力成长却可以透过换不同的工作环境来增加广度及深度。
举例,假设一位资深的人资主管在一间公司从人资做到主管职一路待共十年,跟另外一位人资主管工作经验十年但经历过医疗业、零售业、科技业的洗礼,其实市场价值是后者比较高。
再者,在一间公司待超过十年,埋首苦干,太熟悉工作模式,也很容易一股热换了工作以后,却把新旧任公司疯狂比较,总觉得自己值得些什么,于是很快就离职,这类型的履历层出不穷,在职场黄金十年没换工作,后来愈换每况愈下。
现在的产业变化太快,不能计划但唯一能赶上变化的其实是你自己。除非下班后有很多私人事务要处理,否则建议跟检视保单一样,每年或每三年来看看外面的职场世界,给自己的履历多一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