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唐诗光明顶》,是六神磊磊「唐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盛唐篇。
在本书中,六神磊磊借用金庸武侠世界中的光明顶,来形容盛唐诗歌所达到的高度,将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看作高手云集的光明顶,让唐诗和武侠跨界联动,颇有打破次元壁的感觉。
1.听书笔记
01)唐诗记录的是人生,那些千载留名的大诗人,不过是大时代中形形色色的个体,和你我一样,他们也要在具体的生活里艰难跋涉。
02)诗在唐代是一种连接文人集团的工具,使得这群人得以具备一种群体意识。
他们通过不断阅读别人的诗,模仿别人的诗,再到想象、理解未来别人也会读自己的诗,在这样的心理运作中,来反复进行密切的精神交流,凝聚成一个庞大的「唐诗写作共同体」,构建起诗的国度。
03)唐诗其实是一种有关阻隔的艺术,写诗不仅是为了记录事件、传递消息、交流情感,它还有一种类似于本雅明在谈论老照片时所说的「灵氛」,玄妙灵异的气氛。
写诗和读诗的两个人,被空间和时势所阻隔,一首诗的完整生命是被一个时空的书写者和另一个时空的阅读者共同赋予的。
04)由于阻隔,由于我们对写诗一方的人了解是极不全面的,我们便清晰地意识到我是我,他是他,因此我们会怀着珍重和耐心去跨越阻隔的荒原,去认识、理解,甚至试着爱上那个他或她。
2.听书感想
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当时的人们觉得平平常常,千年后的人们觉得充满传奇色彩,这一年开始,唐朝进入全面繁荣期。
人口迈过5000万大关,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大唐气象万千,与此同时,诗坛璀璨夺目,名家名作涌现。
大唐最负盛名的诗人们纷纷亮相诗坛,走上历史舞台,精彩绝伦,空前绝后,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盛唐时期,这段诗歌发展上的光明顶,高山仰止,光耀后世。
千百年后再回望那段时光,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位诗人写下千古名篇时的情境,更是知晓了他的一生。
他们个人,或豪放,或激昂,或旷达,或沉稳,或恬淡,人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写下了传诵千年的诗篇。
写下那首诗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自己未来的人生还将经历什么,会有怎样意料之外的经历,不知道个人的一生和盛唐的气运如何深深绑定在一起。
如今看来,盛唐时期的诗人们,虽然被誉为「诗仙」「诗圣」「诗佛」,可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乐伤悲,也是在种种生活境遇中起落辗转。
他们也有梦想,怀抱憧憬改变世界,也会有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郁闷,也会有坚持本真和随波逐流的内心斗争,也会有友情岁月中的相识相知别离。
无论个人天赋异禀,还是家族代际传承,又或时代红利加持,盛唐的诗人们依然是在现实世界中奋力前行,有进步,有失落,不过精气神一直在。
千年后的我们,通过《唐诗光明顶》这本书,更深刻的体会到盛唐诗篇背后的人生图景,也算是诗歌阻隔的艺术带来的回响。
就像书中说的,那些留名千载的大诗人们,是盛唐时期形形色色的个体,跟如今的我们一样,不免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艰难困苦。
试想一下,就连后世看来属于人生赢家,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都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实现人生理想,普通人又怎么能不释怀呢?
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有一个阻隔存在,拼搏过,尽人事,听天命,就好了。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转发是最好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