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词在古时尚未合并,就“教”字而言,多指的是教化之义,而”育“字则有培育、抚养之义。而作为一个完整的词组,”教育“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在现代,”教育“一词多用于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一系列历经十数年的求学过程。当然也有类似于”成人教育“的名词。
诚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共有的心愿,国人在教育上的投入可以说是极重的。从孩子未出生之时便开始为其谋划名校学区房。出生之后未入学前,从穿衣吃饭,到行住坐卧莫不事事关心,事事亲教。到孩子入学之后又各种心思,托人又是送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得到照顾。课余课外还给孩子们报名琴棋书画种种辅导班,不但花费不菲,家长跟着陪读也是幸苦。等孩子大了一些,青春懵懂血气方刚的时候,又要忍受孩子种种叛逆举动,处处好心时时规劝,以避免孩子走上歧途。
世间深情重义莫过于此,但凡为人子女者思维如此,莫不感激涕零,损身难报。
浊人品卑劣,无有学问,宁死不敢非议世间家长种种辛勤。但有小疑事,未得解答,故常辗转,心中郁结。
世间教育究竟是以文辞语言,工巧技艺为根本呢?,还是礼义道德为根本呢?
浊曾亲遇一事,那时在列车始发站等上车,因没有坐票的缘故,我和许多人一块排队在餐车厢门外等候。这时来了两位家长带着一个孩子。按照排队的长度,这两位家长是肯定排不上餐车座位的。然后这两位家长插队了,以”不想让孩子累着“为借口插队了。
我见了如此心里很悲凉。究竟是不让孩子身体劳累重要呢? 还是教导孩子守秩序懂礼仪重要呢?
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高度细化的社会。任何一个人脱离了集体都无法生存。粮食需要有人种,街道要有人打扫,网络要有人安装维护,饮食要有人制作配送。更进一步在一个公司,在一个小团队中,也需要大家紧密配合才能做出成绩。
现代社会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守秩序懂礼节的必要性。一个不守秩序的人又如何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呢?
以相爱的名义,行相害之事,究竟是为何呢?
还有一事,是浊在几年前遇到的。那天一位女士带着她的孩子上街,与那位女士一块的还有她的一位女性友人。两位女士边走边聊好不畅快,中途可能是由于没注意的缘故,直接横穿马路了。这时她的孩子指了出来说:“妈妈,横穿马路是不对的。”,很遗憾,那位女士只是白了孩子一眼,继续和友人热烈地聊着。
我不明白,言传与身教之间两者并不一致,又该让孩子遵循哪一个呢?
个人浅见,不成参考,诸多细节,恐难详考,但作拙砖,以引美玉。
化浊 2016-10-20 夜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