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住在天通苑。我上班在地安门,先生在陶然亭。地铁五号线还未开通。十三号线人满为患。立汤路是唯一一条通往城里的交通要道。上下班高峰,天通苑到立水桥区区三四公里的路程,天天堵得水泄不通。
每天早上,和先生一起出门上班。先坐公交到立水桥换乘十三号线至终点,他改坐地铁,我去坐公交。他用时两个半小时到单位,我用时一个半小时。
每天手牵着手,说说笑笑地置身于匆忙上班的人群中,倒也没有感觉到路途的遥远与煎熬。
但那天的情况有些不同。
一起从公交车上下来的时候,已是七点零二分。要途径一条过街天桥,再行走一公里左右,才能抵达城铁站进站口。离最近的一次城铁到站的时间,还有三分钟。但这段距离如果按平常的步速,至少需要五分钟。于是,我们加快了脚步。
正值早高峰。人潮涌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挨挨挤挤熙熙攘攘。先生拉了我的手,大步流星。我紧随其后,一路小跑。
那会儿还没有一卡通,每次进站都需排队买票。快到城铁入口时,我让先生先去买票,他急匆匆地跑着冲向售票口。
我速度慢下来。在我的左侧有个报摊,一个高个儿带眼镜的男孩子在买报纸,摊主正在找零钱给他。在路的正中央,是个穿白色羽绒服的女子,应该是在等男孩子的。但她挡了我的路。绕开她跟随人流走到大厅时,已听到列车由远及近的轰鸣声。
看到先生已买好票冲了进去。我加快了脚步。
又被前面一个慢腾腾走着的穿红衣服的女孩挡住了去路。她不紧不慢地刷卡。
我着急地等待。
来不及乘电梯。
跑着奔上楼梯,冲到列车门口,先生已经上车了。他看到我,焦急地招呼我快些上去。我气喘吁吁地要挤上去,边喊着等等我,边用力地要把行将关闭的车门扒开。先生也试图过来帮忙。但终于还是被徐徐开动的列车甩在了站台上。
眼看着渐行渐远的列车消失在视线尽头,心里涌现出莫名的失落。
情绪变得有些沮丧。
这多像影视剧里的经典桥段。女(男)主人公在缓缓驶离站台的列车上,男(女)主人公在追逐着列车驶离的方向,撕心裂肺地哭喊,依依惜别的场景,让人看了心下凄然。或许,这一别,从此便是永不得见。
幸亏,我们只不过是错过了一趟列车,八小时过后,便可再次重逢。
庆幸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们彼此拥有这么实实在在的幸福。
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过,如果不好好珍惜,便徒留悲伤与遗憾。
活在当下,珍惜拥有。
(十年前的一篇小文,看到曾经年轻的我们,那么尽心尽力地拼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