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门派入门的基本功是压腿、打铁砂、踢木桩,但是内家拳不练这些东西,而是练桩功(站桩或者走圈)。有的人以此论述“内家高于外家,更加符合养生的道理”或者“内家没实在功夫,执着于一些花架子”。这恰恰说明很多人没有筋骨锻炼的概念。
首先明确筋骨都是什么东西。骨好讲,因为是可以直接感知的东西。筋的说法很乱,其实古人讲得很明白,“筋者,肉之力也”,筋就是产生力量的肌肉。再具体讲,就是能够发力的肌肉束、关节结构和联络机体的致密结缔组织。然后讲筋骨要练成什么。骨架是天然的支撑结构,骨架咬合的好,身体自然能够支撑更大的力度。身体支撑了力度,就同时提升了打击力和抗打击力。此外还得提升骨骼的弹性、硬度和密度。提高了骨骼的硬度和密度,和人一接触就占了大便宜。而弹性好,才不怕和别人碰撞,硬碰硬容易两败俱伤,应对硬来的得有点柔韧。
有句拳谚是“筋长一寸,力厚一分”,练筋就是练发力。筋的发音同“劲”,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劲其实就是筋力。筋力和平常体会的力量有重合,也有差异。人体就像一张弓,骨架是弓背,筋是弓弦。有了弓弦的牵扯才有弯弓射箭的力度,发劲的紧不是全身绷紧得来的,反而是身体一放松出来的——因为有松就有紧,主观上放松了体表的肌肉,实际拉紧了更深层次的肌肉,深处的往往更有力量。
大家都知道要训练“筋骨、关节、内脏”,但是未必知道如何使他们。我们训练“筋骨、关节”,其目的就是使身体能够产生整体的弹簧劲力,整个身体像一张弓。训练“内脏”是为了使身体的重量参与到打击中来。
将身体的内脏运动跟筋骨结合,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重点、难点!出手(出脚)的速度,最大程度取决于内脏带动筋骨的速度,如何快速发动才是核心!我们知道,最快的莫过于思维了,“眼到,手到,脚到”快不过“心到”,“心到”的最高境界体现在“惊”!
如何将“惊”与“内脏”的动联系在起呢?其中牵扯到一个关键词“横隔膜”,它是介于胸腹腔之间的薄膜型的弹性物质,“横隔膜”动,则内脏能动,内脏动,则一身俱动。我们在受到惊吓的时候,时常用“吓一跳”来形容受惊吓的程度,为什么会“跳”呢?被吓时,真能跳吗?还真的可以!当受到剧烈惊吓的时候,人会不由自主跳起来,当然这种跳是不依靠腿的,跳得很“诡异”。我揭示谜底,是神经反射引起横隔膜的“惊”,再带动内脏瞬间上提,而使得整个身体腾空而起!如果能够将神经反射跟横隔膜与内脏,再与全身大筋相连接而动,则天地为之一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