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发现一个特别好的知乎账号;
潘一鸣,产品逻辑之美;
之前看他的作品的时候,感觉是一股清流,很大篇幅都在谈逻辑和系统复杂。
现在想想他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就非常理解。他为什么写出了这样一本书。
他非常注重本质思考,以及背后逻辑思考的。
看到他的博客,我起初是深深感到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对标的同学。
系统结构化思维。数据&策略方向。这不就是我可以走的路吗。
撇开这些不说,谈谈几个我觉得他做的非常好的行为模式吧。
1)思考本质模式,对一个业务一个方向,会去结合人性,信息学,社会学等理解背后的根源;比如谈到搜索的时候,他会思考到信息效率的问题;
2)不设限,不仅仅把自己作为一个产品去看。现在很多策略产品完全不懂算法,基本就是边角料功能产品。但潘哥能够在没有算法的情况下,自己学习算法知识,推动算法上线;对于技术侧的知识面,特别是算法方向,他也掌握得非常深入了。
3)特别喜欢人物传记和硬知识。潘兄的观点是,二手资料很多都是别人以局部视角粗制滥造,最好的一手资料还是教材。想到自己好像看了很多书,但是对教程之类的书籍,最近几年真的看到少了很多。所以学习到的新学科知识也实在太少了。都是信息类的。
【todo】
1)后续看书还是要 明确自己的目的,如果是体系知识类的,至少要通过一本经典教材来学习,从统计学的开始学起!经济学的各种模型。
2)像他一样,多写一些技术博客,公司的项目不能在内部写,但是至少可以先写出来自己看呀;
3)现在自己每天花了好多时间在看一些无用信息上了。还是需要每天对于硬知识,硬思考的东西做沉淀;硬知识帮助硬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