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433,10-6-1,万章章句下6-1》
【万章曰:"士之不托诸侯,何也?"
孟子曰:"不敢也。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礼也;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
万章曰:"君馈之粟,则受之乎?"
曰:"受之。"
"受之何义也?"
曰:"君之于氓也,固周之。"】
今天是丁酉年己酉月辛亥日,八月初二,2017年9月21日星期四。
这一章,孟子讲解读书人对"份与禄"应掌握的原则。也就是说,读书人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自我身份认同的问题。"我是谁"的问题搞清楚了,行为原则就简单了,做人也就简单了。
万章问老师,"士之不托诸侯,何也?"士,就是指真正的读书人。托,是指寄食于人。
万章的问题是,读书人不能寄居到别国诸侯那里靠禄米生活,为什么?
孟子说,因为有不敢之心。
我太欣赏孟子一再提到的"不敢"了,虽然现在流行的观念常常是"我的"、"我有权利要"等等,是一种鼓励竞争的思路和趣向,听起来似乎是进取的,但是,细思无味,经不起思想的拷问,缺少内在的张力,看不到升华的机会,热闹但扁平,激昂但没味,一个字:浅。不敢之心,却堪深味,充满内在的生机,活泼泼地生动,太美了!
不敢之心,不是怯懦或害羞,也就是说,不是性格缺陷导致的被动接受,不敢之心恰恰是独立人格做出的主动选择。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选择,孟子将读书人和诸侯做了一个对比。诸侯是继承来的,我们也可以说是被动承接的,历史上许多君王公侯如果不是被动承接了世袭身份,应该会过得更好,比如李后主本可以是名重一世的风华才士,枉为君王,落得凄凄而亡。这样的例子历央上很多。"酒有别肠,诗有别才",人的天分属于灵魂,人的身份属于外在,人与自己的符合融洽是首要的与先决的。
孟子先举诸侯的例子说,诸侯如果失去政权流亡他国,他国的领导人待之以"流亡政府"的待遇,这是常礼。
对照着看看读书人呢,虽然身负天下万世的重大使命,却不代表某个政权。使命是使命,身份是身份。诸侯享受"流亡政府"的禄米,背后有历史人文和政治常识支撑的原理,读书人是不能照搬的。如果动了寄食于人的心思,等于把自己置于"我代表亚洲人民"的妄人之地。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是读书人主动给自己加了一道束缚。常言道:"不知者不罪",所以,读书人自己要求自己,对没文化的人则不提同样的要求,《礼记》中对没读书人的要求极其简单,简单到"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而已,但对读书人则提出多达数千条的要求,即所谓"威仪三千,曲礼三百"。读书人如果寄居到别的国家靠禄米生活,无异于自视为诸侯了。所以,读书人决不肯把真正的自己弄没了,而去做一个假人。
这种不敢之心的背后是独立精神。
那么,读书人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呢?自食其力。读书人要能够自己养身养家,像上一章孔子的例子一样,哪怕不是因为行道出来做官,做小官取薄禄,看门打更,一定要自食其力。
万章接着问,如果是国君送来的粮食,能接受吗?
孟子说,能接受。
万章问,为什么读书人不接受别国诸侯的禄米,却接受送给他的粮食,这是根据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因为国家有赈济穷人的义务。当读书人没有做官的时候,就是户籍编册里的一名普通的国民,那么,送来的粮食,性质上就是赈济穷人的粮食了。读书人安心接受福利社的救济,却不会做与自身身份不符的事情。
身份认同,不自欺。
不做假人,做真人。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万章》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