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出版产品被赋予的东西有很多,从序言到目录,从第一章节到最后一个章节,从封面到用纸,从印刷到工艺,等等。那么到底怎样才是一个好的产品?
我的答案很简单,用大众能够快速理解的通俗化文字把各种专业化领域的内容讲清楚,反之亦然,以满足用户认知提升需求为目的的产品一定是好产品。
一个好的出版产品,一定是通俗大众化内容和领域专业化内容的完美融合,就好像这个互联网时代里,线下与线上必须融合一样,可以说,凡是做通俗大众产品而不讲专业化的都是耍流氓,凡是做专业化产品而不讲通俗大众化的也都是耍流氓。说的再直白点,做大众产品的做成大路货地摊儿货就是耍流氓,做学术产品做成不讲人话的也是耍流氓。大众专业化和专业大众化是未来满足用户认知提升需求的关键点。
分析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用户体验出发。出版产品是一个内容产品,给用户带来的是新的认知,是与用户的认知交互的产品。因此,能把这个新的认知清楚明白地展示给用户是最为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认知与产品讲述的认知一定是有差异的,大部分情况是这个用户认知低于产品认知。这时候,好的产品就应当用一种好的理解方式把这个差异补齐,给用户创造更好的认知体验;而坏的产品则缺乏这种方式,最终无法补齐这个认知差,导致用户得到的是糟糕的认知体验。
大众产品中的大路货地摊儿货终将被新一代用户淘汰,因为这些产品缺乏专业化认知,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的地摊儿产品,肯定不能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认知需求。一个好的大众产品,要满足用户对自我认知提升的需求,需要在宣传推广层面上通俗化,但要在认知内容上提升专业程度。在互联网时代,产品最忌讳的就是LOW,这一代用户的消费已经在不断升级中,大众产品的升级也必须跟上用户认知的脚步,但从市场遍布的各类大众产品看,内容升级的产品少之又少,大部分还是专业化匮乏大路货。其实不光是出版产品亟待升级,各类大众消费产品都在加紧升级的脚步,就像马桶盖、电饭煲之类的大众生活类产品也被这一代用户诟病,不得不去买日本造。所以,大众类出版产品更需要工匠精神,说简单点就是内容精细化专业化的大众出版产品是用户急需的,在知识经济爆炸的年代,需要不断寻找新的认知来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认知需求,并以专业化的角度进行阐释,才是未来大众化出版产品的内容核心。
那么,对于相对专业的学术性产品,大多数用户觉得这类产品很深奥,看不懂,学不会,因此不敢接触,即使那些爱装高大上的用户也要退避三舍。究其原因,大部分学术类产品都是自嗨型产品,什么叫自嗨型产品?就是作者自己看着很嗨,但是在用户看来产品完全说的不是人话,完全理解不了,无法提升用户的兴趣,更无从提升用户的认知。可能有人会说,专业的产品应该卖给专业的用户,但专业的用户认知很高,对产品的要求也就更高,如果不是重大革命性的产品,基本不会产生兴趣,这就是学术类产品的尴尬所在,大众躲着走,专业学者又看不上。但是市场中的大众用户是大部分,专业学者是小部分,我们应该把精力投放到大部分用户身上还是小部分用户身上,结果显而易见,学术产品要生存,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满足大众用户的需求,事实上,学术类产品的大部分销售就是产生在大众用户身上的。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满足大众用户对专业学术产品的需求和认知体验呢?这就有回到一个好产品的定义上了:用大众能够快速理解的通俗化文字把各种专业化领域的内容讲清楚。
举几个栗子:
手机是一个简单易操作的产品,但可曾想到就在10年前,智能手机市场还是小众,还是个让人觉得很专业的产品,从最初的多普达黑莓,到后来的HTC,智能手机一直是专业化的小众产品。直到乔布斯带着他的苹果问世,他用简单的大众演示,简单的通俗化语言,将过去在用户头脑中繁琐复杂的智能手机变得异常简单,并激发用户兴趣和期待,提升了大众对苹果手机的认知。其实手机行业和过去的电脑行业一样,背后的工业链是异常复杂的,就像IBM曾说过:电脑这么复杂的东西,只要专业的人操作就行了,大众根本没兴趣。但是苹果将其大众化后提升了用户体验,满足了用户消费升级的需求,而后不断迭代,不断提升用户的体验和需求的期待,因此获益巨大。证明了将复杂的内容转化为大众能快速认知的一定是好产品。
去年看了一本书《人类简史》,更直接地阐述了什么叫好产品。过去讲到人类发展史,大众一听脑袋都疼,那得是多厚的一本书啊,不仅涉及人类历史,更要涉及哲学、经济等方面,这得花多长时间才能读完,而且最尴尬的是还不一定能理解,理解一小部分就算不错,因此这类产品一直都是专业小众的范畴。但是这个产品却不同,他就是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各种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对比,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了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并且用通俗浅显的语言,高度说明了人类发展中的经济、农业、生活,并使用户快速理解和掌握。简单来说,这个产品满足了用户对专业领域新认知的需求,并且让用户体验感爆棚,瞬间认为自己也是专家级别,并会期待这个产品的迭代。
话说,《人类简史》真的迭代了,2017年新产品《未来简史》出炉,读过《人类简史》的用户期待值暴涨,3天销售10万套的数据再次证明了复杂专业的内容用通俗大众的语言讲明白的就是好产品。
当然,这里不能不提罗辑思维,很多人说罗胖帮助用户消费升级的手段就是帮助用户各种装X,其实不然,罗胖帮助用户升级的是认知,而认知升级的手段就是用通俗大众化的语言或者事例来帮助用户理解复杂而专业的事物,认知升级了,消费的产品必然升级,然后才是装X找共同认知,这才是互联网时代的消费升级的完整过程。
用户需求提升的过程:
用户原有认知----对专业化的新认知进行通俗化的解释说明----用户理解新认知----用户消费升级----用户找到有共同认知的社会归属----自我满足
如果能完整理解用户提升认知满足需求的全过程,就不难理解一个好产品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