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演讲的力量》
作者:克里斯·安德森
推荐指数:4.1
推荐语:
生活中,很多人不会沟通,或者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认为“听得懂的自然听得懂,听不懂你费劲说也没用……”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如果你不能让别人领会你的意图,那么你说了半天有什么用呢?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演讲沟通是一件让人非常头疼的事情,很多人宁愿多干一天活儿,也不愿当着大家的面做一场演讲。
那么,演讲沟通真是的那么难吗?
如果你看过全球最顶尖的演讲平台TED,就会发现,那些演讲者从容地侃侃而谈,谈笑间就把思想传递出去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TED掌门人和演讲教练克里斯·安德森,在经历了上千场TED演讲之后总结出:演讲其实不难,只要你敢在饭桌上对着一群朋友讲话,那么就敢发表公众演讲。说得这么容易,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演讲的力量》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演讲训练的方法。演讲沟通需要具备三大基础。
1.提供值得分享的思想
对于演讲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自信,不是舞台展示,也不是流利的语言,而是有价值的思想。那么,什么是“思想”呢?作者认为,改变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称为是“思想”。
其实,你拥有许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比如你的生活经历,你看到的听到的东西,你从中悟出的智慧和经验等等,都非常有分享的价值。许多优秀的演讲,都是演讲者通过一段个人故事而获得的一条简单的教益。
重要的思想,如果用新鲜的故事进行包装,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讲述,就能成就伟大的演讲。大多数演讲都需要立足于某些有深度的东西,那么你就可以寻找一些真正吸引你,并促使你想要继续挖掘的东西,然后再结合自身经历,将两者融合在一块儿。比如,你可以回想一下过去三四年当中的工作,哪些是非常突出的?最近一次让你兴奋或愤怒的事情是什么?你做过的最令你骄傲的两三件事情是什么?这样就能把自己的经历融入到有深度的思想当中了。
对于想要掌握公共演讲技巧的人来说,还可以把演讲作为一个契机,去深入挖掘某个主题,反复练习自己“言之有物”的能力。你每天通过电脑和手机获得全世界的信息,只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就一定会有所发现。
事实上,你在研究当中提出的问题,就有助于为你的演讲提供蓝图。比如说,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它们是如何彼此联系的?怎样才能清晰地阐述这些问题?还有哪些别人觉得困惑的地方呢?主要的争议在哪里?通过解决这一个个的问题,就能找到你演讲当中具有启示性的思想关键了。
2.理清演讲的主线
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有很多人的确拥有深邃的思想,并且也敢于演讲,但是却抓不住别人的注意力。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就在于演讲者没有对演讲进行整体设计。这种整体设计,在戏剧、电影和小说中被称为是“主线”,也就是把所有叙述串联起来的中心主题。
怎样才能理清你的演讲主线呢?当务之急是尽可能多地掌握观众的信息,了解他们是谁,知识水平如何,有怎样的期待,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只有正确地面对受众,你才能把思想植入他们的内心。比如,如果你的演讲对象是出租车司机,而你打算对他们讲数码时代的分享经济,那么你就需要事先了解他们的生计问题,确认他们正在受到滴滴或者优步技术的威胁,然后再从这方面入手。
演讲主线就像一根儿结实的绳子,你可以在上面点缀上一些概念,但是一定不要加得太多,否则你的主题就会被打扰,让演讲显得抽象、枯燥或者流于表面。要避免这个问题,一个很好的练习方式就是,使用不超过15个单词来概括主要内容。比如一些著名TED演讲的主线:“更多选择让我们不快乐”“脆弱值得珍惜,无需隐藏”等等。这种主线既能传递给观众具体的思想,还蕴含着出人意料的启迪性。
什么样的演讲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呢?答案就是:涵盖的主题越少,效果就会越好。
作家理查德·巴赫说过:“伟大的创作取决于所删除文字的力量。”对于演讲同样如此,成功演讲的秘密就在于所删减的内容。也就是说:少即是多。最受欢迎的TED演讲者布勒内·布朗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让主线更加精确。她的方法是:演讲大纲完成之后,将其砍掉一半。当你为损失一半而痛心时,再砍掉一半。想象一下,在短短的演讲时间中你能讲多少,当然要讲最重要的内容了。
通过确定主线,你会自动筛除一些内容,如果保留这些内容,你会讲得很多很啰嗦。因此,主线就意味着你首先需要确定一个能在有限时间内进行适当阐述的思想,然后搭建一个框架结构,从而使演讲中的每个元素都能与这个思想建立联系。
3.明确与主线相匹配的结构
结构这个词非常关键,不同的演讲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构与中心主线相匹配。有一种结构非常常见。你可以把整个演讲的结构想象成一棵树,中间有主干垂直向上,上面附有树枝,每条树枝代表着对主题展开论述。其中,一条树枝在底部,作为开场趣味性的例子;上面两条树枝讲失败的例子;还有一条树枝讲解决方案,作为新的例证;最后三条树枝在顶端,是对未来的设想。
除此之外,网上点击量最多的TED演讲者肯·罗宾逊指出,他的大多数演讲都遵循一种五个部分的简单结构。首先是前言,明确要讲的主题;然后是背景,说明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之后就是讲述主要概念、实践意义,还有最后的结论。这和写文章非常相似,要回答好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前面提到的两种结构的共同点,都是在有限的演讲时间内确定结构,使主线适当地展开,并清晰地呈现每个演讲环节与主线的关联。
在你展开演讲主线和结构时,还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问题清单,来测试一下你的演讲是否有效。比如:这个主题是你喜欢的吗?它能激发你的兴趣吗?你分享的知识对观众有价值吗?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使演讲不负观众的期待吗?概括你演讲的15个词是什么?能够让那些有兴趣听你演讲的人信服吗?
除了问题清单以外,还有一个方法可以测试演讲效果,那就是向某个观众进行试讲。需要注意的是,你不能因为观众只有一个人就可以随便说说,你必须要大声说出来,这样才能让演讲者知道什么地方阐释得比较清晰,什么地方有所欠缺,怎样才能使其完善并强化。
总的来说,就是要选一个你了解并全身心热爱的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设计精炼的主线和严谨的结构,来阐述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