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前的一次全高中集会,在各项议程结束后,音乐老师上了台。
她的声音中略带颤抖,
“这是一部很经典的百老汇音乐剧,我们非常难得地拿到了原作者韦伯的亲自授权… 怀着极其激动的心情,忍着我就快流出的泪水,我宣布,作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第一个被授权进行演出的学校,明年我们高中的年度音乐剧是…. “
老师卖了个关子,没有直接说出音乐剧的名字,而是开始播放一段宣传片。
第一个音符响起,整个礼堂一下被雄壮强烈的乐音所充满,女儿立刻听出来,跟身边的同学说,“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轮到老师了,”明年高中部的年度音乐剧的曲目是…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其实老师不用宣布,全场已经掌声雷动。
有个男生激动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好像足球运动员刚进了球一样地发狂,“YES!! YES!!!”。他在好几次学校的音乐剧表演中担任过重要角色,估计这会儿他已经激动地在想着自己能不能戴着面具在台上演唱那些经典的旋律了。像他这样以前一直担任舞台剧角色的同学是最激动的。女儿甚至看到了她们离场时候眼中还带着泪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就是《歌剧魅影》,是在百老汇上演时间最久的一部音乐剧。从1988年初次上演,至今经久未衰。我们全家去年七月去美国旅行,就曾慕名去观赏了这部大名鼎鼎的音乐剧。这还多亏了负责制定美国旅行行程的太太,如果不是她早早就提前订好了票,我们也没有机会领略这部经典巨作。
《歌剧魅影》的宣传画,写着“上演最久的百老汇音乐剧”。
2016年7月Sherman摄于百老汇。
说实话,我在去年在纽约亲自观看《歌剧魅影》之前,对这部剧的了解还多出自于同名的华语电影《夜班歌声》,隐约觉得有点相似的,但看后才知,根本就是两回事情,剧情不同,音乐不同,唯一说有些联系的,是他们都改编自同一部名为《Le Fantom De L’ opera》的小说,作者是法国作家 Gaston Leroux。[1]
[2]
《歌剧魅影》的情节大概是这样的。
在1890年代的法国歌剧院里住着一个歌声优美的幽灵,魅影艾瑞克(Erik)。他爱上了当时还不是女主角的歌剧演员克里斯汀(Christine)。他在暗中教她唱歌,同时制造了各种灵异事件,逼迫歌剧院老板让克里斯汀当上了歌剧院的女一号。但当克里斯汀遇到自己儿时青梅竹马的伙伴时,一见倾心,两人坠入爱河。魅影艾瑞克得知后,嫉妒万分。他在一次克里斯汀演出时把她胁迫到自己的暗室,要求她与自己成婚,否则将杀死她青梅竹马的男友和剧院中所有看戏的人。为了让这些人免受危险,克里斯汀答应和魅影结婚。新娘的吻让魅影尝到了从未有过的美好滋味,也让他得到了升华。他说自己很快会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但要新娘克里斯汀承诺会在他的忌日前来祭奠。得到新娘的承诺后,他放走了所有的人…[3]
把那个法国小说改变成音乐剧《歌剧魅影》的人,是伟大的音乐剧作家,韦伯 (Andrew Lloyd Webber)。这位英国的音乐剧作家在2001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史上商业最成功的作曲家。今年年近七旬的他著有13部音乐剧,其中《歌剧魅影》和《猫》最为著名。《歌剧魅影》的首演是在1986年的伦敦,当时饰演女一号的是莎拉布莱曼。大家对她甜美的歌声一定不陌生,她就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刘欢合唱开幕式开场曲的那位外国女歌手。我在编写此文时才知道,莎拉布莱曼的成名就是因为《歌剧魅影》,而当时,她是音乐剧作家韦伯的妻子。[4]
您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么一部有名的音乐剧,女儿学校的学生能胜任得了吗?
对于这个,我毫不担心,因为这几年,我已经多次被学生们的演出所震撼。我自己对于音乐剧的一些了解很多都是源自于女儿学校每年上演的这些音乐剧。她们学校对音乐剧的排演非常重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分部,每年都有自己的音乐剧演出,难度各异。最厉害的当然是高中部的演出。在女儿来新西兰之前的那一年,我们遗憾地错过了《猫》,但是这几年也看到了学生们演绎的《西贡小姐》、《发胶明星梦》等著名的音乐剧。从舞美到服装到音乐到唱功到舞姿,都是那么让我感动。
学生们在演出前要花大量的时间熟悉、排练和预演,这是丰富他们青春体验的一个特别好的活动,那段时光也会成为他们花季年龄的美丽注脚。
女儿一直想参与到学校的音乐剧的演唱中,但之前都还没赶上报名。这次,得知明年的音乐剧是《歌剧魅影》,女儿是激动得有点抓狂,下定决心一定争取参加。女儿最强的是钢琴,集会过后,她赶忙和两位要好的音乐女生(一位小提琴,一位长笛)商量,然后人多势众地一起去找音乐主任请缨,想要参加演奏的任务。
主任说,《歌剧魅影》这个剧目,音乐的伴奏有相当的难度。恐怕不是报名就有机会,要进行筛选,但是选拔的具体日期还没有定下来。女儿难掩心中的期盼,和主任见面回来,还热情洋溢地追发一封邮件给音乐主任,希望能够尽早知道什么时候进行选拔,自己好有所准备。
其实,不用知道选拔时间,女儿的准备就开始了。从宣布明年的剧目是《歌剧魅影》之后,家里的音乐主旋律除了《歌剧魅影》也就没谁了。她自己在网上找来各种演出的视频录像来看,各种版本的,连我自己也被感染,找出我买的现场录音CD在家里循环播放。
看到女儿对参加演出的热情,我的心里也是相当高兴,对我来说,没什么比得上看到女儿对一件有意义有品味的事情执着追求来的更开心了。女儿甚至说,这个剧,我一定争取参与到演出中,就算不能如愿进行音乐伴奏,到后台帮帮忙也行,因为这是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多美的一句话!有人说,父母肩膀的高度就是孩子启航的高度,我深以为然。如果没有去年纽约之行中太太精心安排的在百老汇亲眼观赏这部世界名剧,女儿不会了解这部剧,今天也不会有这么大的热情,希望明年能有机会自己参演《歌剧魅影》。看来,在孩子单飞之前,父母还得努力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把自己的肩膀垫得高些,再高些。
[1]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653651.html
[2]https://us.thephantomoftheopera.com/gallery/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Phantom_of_the_Opera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rah_Brightman
文 /Sherman@新西兰教育
大观家庭特约出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内容合作请微信联系大观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