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业人张涵
我会后悔我曾经做过的每一个决定,但我更加庆幸我依然还愿意去为了一份梦想而执着拼尽全力。
有三四天没有更文了,昨天突然遇到一个读者:
张涵,你最近跑哪里去了!再不更文,我就跑到隔壁家的公众号去了;啊喂,我不再爱你了!!
其实我一直都在关注你的,看着你慢慢成长,现在越来越好了,别灰心啊!别老想着写那些过去的经历和遭遇,有没有什么一些有干货的总结拿来分享分享,或者你可以说说你在创业的几年中实际带给你的成长,我很有需要!
最近头疼死了,准备了一个项目,但做了才发现不是我想的那么容易,你能说说你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吗?
有的啊,而且很多,因为我知道我是一个不够优秀的人,所以我喜欢用最笨的方法去解决很多问题,而这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我的习惯,知道现在都一直还在坚持。
今天的文章,就是我最创业这几年中融入到骨血的心得体会,今天就拿出来分享分享!
小粉丝,如果你在看的话,记得来个赞赏,不然下次就把你带到小黑屋里关着(阴险~)
一、遇事先三面分析(你、我、他)
为什么第一个点就说这个呢,因为我吃了5年的亏才明白!所以就第一个喽。
创业你以为是一个人的事情,但其实是一群人的事情,很多时候你认为好的想法、好的表达、好的行为,他们不一定就会这样认为。
这时第一个分叉点就出现了,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都习惯于以自身的角度去思考进而忽视他人的想法;可每个人的出生环境和成长环境不同,造就的价值观和看待问题的方式也必不相同。
所以我们第一个要学会的就是让大家认可你的思想:
1.了解清楚你的合作伙伴,仔细观察思考他们所在的成长环境和生活习惯和常用的思考模型。
2.在说话之前,应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件事情我是怎么看待的;你会不会附议;他会表达出什么样的观点,而我能否顺利回答。
通俗点也就是别急着张嘴,在脑子里过一过再来表达,不要让别人认为那你很毛躁,一次两次没事,多了形象也就定型了。
3.在进行想法表达的时候,尽量避免以“我”、“我认为”“我可以”这样的主观表达方式进行语言阐述,而是更多的以市场需求和数据分析作为论证依据。
4.当话说出去时,如果有否定,别急着解释,听完了再说(这是最起码的尊重,好不)!
二、每天原谅自己十次
2012年初入深圳,那个时候我才18岁左右,对于生活上的事情真的是一窍不通。
一次工作室加餐,刚好轮到我炒菜做饭,同事拿了从老家带回来的腊肉,让我准备准备。我看那个腊肉这么脏,上面好多灰尘,怎么也洗不掉,我想了一个好办法,我拿着刷锅的铁刷倒了些洗洁精,边洗边刷;刚好同事进厨房倒水,看到了,瞬间就把我轰出厨房了。
后来吃饭的时候,一朋友问:“你们家的腊肉怎么有股洗洁精的味道?”“哦,张涵她用洗洁精洗了下,我已经用开水煮过了。”
结果是什么,自然是大家都跑到厕所呕吐去了。
除此之外的事情有很多,就不一一讲了。
我又不是圣人,我当然会犯错,甚至更多的时候犯下的还是非常愚蠢的错误!可那有什么办法呢?既然已经犯错了,不可能一直抓着过去不放,做的不好咱就慢慢学,只要自己不放弃就好了。
嗯,话说我现在做的饭菜真的比之前好多了,用我妈妈的话来说:“嗯,你这个饭菜果然适合你!”
“为什么?妈妈”
“你属猪,不是给猪吃的还是给人吃的啊!”
“…”
三、感恩
“因为知道自己不好,所以才非常感谢那些忍受着我的人!”
2017年3月15日,我来了深圳,出发前身上只有三百块钱,要吃饭还要住宿。朋友知道我要走的消息,也理解我现在的处境,直接红包给我发了一个66.66元,虽然不多,但我知道已经是她能够给的全部。
朋友对我说了一句这样的话:“我现在也比较困难,帮不了你什么,这红包你收着,祝你快点找到工作,愿每一个在前行中的创业者都会有最好的结果,我炽热的心在背后支持你。别怕,万事小心。”
真的很感动,尤其在之后一位简书朋友更是打赏了一个66.66和88.88,我担心她打赏打错了,找她私聊没有想到是她的生日,她说她很感谢我,因为在我的身上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创业者。
我们为了梦想而努力,同时也在承受所有一切选择带来的后果。
但不管如此,我都要说声谢谢,谢谢你们,还愿意相信我。
有你们这群朋友,此生足矣!
四、每天深度思考20分钟后在针对学习30分钟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每天抱着一本书去死啃。
可我知道我现在是谁,以及明天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所以我最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先思考再针对性学习。
后来时间久了我发现:
1.通过深度思考发现的问题,会更有解答的价值。
2.因为知道自己哪里不足,所以会非常乐意去找到这个点去学习。
3.因为有主动学习、求知的欲望,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思想会碰撞的非常强烈。
4.通过积累,我现在只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看透一件事情的本质和背后所涵盖的框架。
5.当我能够看透一点时,我发现我的欲望就会变得更加强大,促使我探索新的领域。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样做也有坏处,那就是你必须要经过时间的积累,才能真正的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和分析师。
还有就是因为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必须要去实地的操作,才会有更深层次的答案。
五、学会冥想,放下杂念
这个时候,我就会变得非常躁动,想要尝试的多一些、更多一些,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那必然会带我走向误区,然后一错再错。
所以就需要去梳理我思想碰撞出来的所有信息,而这最好的方法就是冥想。
找个安静的地方,什么都不要做,就这样闭着眼睛,不管是躺着、坐着、睡着甚至是趴着都可以,只要你舒服就行;好好地去感受你的身体,你的一呼一吸,渐渐得你的思想就会越来越空、越来越空;当你再次睁开眼时你会发现:你很困!
因为你什么都不想干,所以就想好好地去睡一觉。
当我醒了我就会发现,那些个想法都在睡梦中都离开了,没有离开则是因为我不想抛下。
六、用思维导图或框架理论,解决所有问题
在没有使用思维导图前,我一直都习惯使用框架理论来梳理在我身边发生的一切;即使我现在会使用思维导图,但我已经和框架理论融为一体。
比如:今天的这篇文章,我就是使用框架理论来一步一步完成的。
图片就不放了,字太丑了,怕影响我的脸面(哈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框架理论并不是一个发育完全的理论范式,它只是一种较为集中的组织思路,说简单点就是对一件事情的认识和表述;思维导图它可以通过图形刺激你的认知,从而跟容易产生共鸣。
两者都差不多,看你自己的选择。一般来说,使用思维导图做图形会更加容易让身边的人看懂,而框架理论就是只有自己看得懂。
我能告诉你,我是一个自嗨的人吗?哈哈!
七、为你的三分钟热度,而拼尽全力
很多人对三分钟热度好像怀有一种挫败感,认为这是一种耻辱和不上进的表现,但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你最需要的恰恰就是这份三分钟热度。
因为:
1.它可以随时随地提醒你:你现在的状态是为谁而跳动,又是为谁而疲惫。
2.当感觉来时,你会有很多的想法促使你行动,让你不得不去这样操作。
3.当感觉消失时,你如果发现自己疲惫或者不在乐意,那你就明白它只是一种方式。
4.正因为是一种方式,所以不能排斥,应该是趁有激情时干,没有感觉时立刻放下,然后再沉思一下。
5.如果这个机遇没有来,或者你依然会习惯性的重复前一个动作,那就是在告诉你,你的心还沉寂与之前的快乐,你需要的就是重新去点燃这个火焰。
6.如何点燃呢,设定一个触手可得的小目标,只要努努力就可以达成的就行了。
注:千万别弄得太远哦,否则会很疲惫的。毕竟生活与现实还是隔着一条沟,你越的太长了,会掉下去的。
Ps:结束了,不知道表达的怎么样,但是确实是我真实的心得经历,我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并且这些行为习惯会一直促使我成长:
我在一条无处可去的路上奔跑,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向前、向前、向前…
我爱我生命中的一切经历,同时也感谢那些带给我挑战的一切,因为他们促使我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