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母亲节前不久,我和女儿反目。双方张力极大,我退了家庭群,屏蔽了孩子的朋友圈,她干脆拉黑了我。
起因是最近不断被孩子嫌弃,好几次被毫不留情地批评。从一个习惯被小棉袄依赖的强大老母亲,突然变成刚进大观园的林黛玉,时时唯恐因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而犯错。顿觉举手投足之间,颇有压力,同时产生了愤怒和委屈的情绪。
就在五一节期间,和先生一起送孩子乘机赴新加坡留学。考虑到孩子当天带了口罩,就没告诉孩子,把和孩子在机场的合影照片发了朋友圈。女儿看后,在家庭群指出怎么可以不修图就发出去,但也没要求撤回。孩子爸爸站出来挺我说照片不错,我没敢吭声,因为孩子们要求过发他们的照片要他们审批,我犯规了。
到新加坡后不久,孩子把我们夫妻和她在新加坡的室友以及她的父母拉了一个群。
我不知道建群的目地,可能想让我们两家人彼此之间可以互通声气吧?
有意思的是当我进群做了自我介绍,表示很开心认识对方之类的话后,孩子私聊我,让我不可私加对方微信。并表示看到我和对方的聊天,她很尴尬,本来只想请爸爸进群的。
我很疑惑,以为我有什么失礼之处,两公婆拿出手机比对,看了半天。经孩子爸爸确认,没有哪句失礼,也没有显得话唠呀。
问题是孩子为什么会觉得尴尬呢?我私聊女儿,她让我反思为什么。我想不出所以然,不过倒是能感受到孩子对我的满满嫌弃。
第二天,一位老同学因为孩子也要去新加坡留学,看到我的朋友圈,就私聊问我能不能让两个孩子加微信联系。因为我们孩子要出国之前,也咨询了很多亲戚朋友,知道大家都想了解多点情况,过去前可以做准备,我就把孩子名片推过去了。心里想要告诉女儿一声,却没有立刻做,一转身也就忘了。要是别人,我会在下一个路口停红灯的时候赶紧抽空补课,对女儿就没有,可能我的潜意识还是以为是一家人,这个告知不重要。结果晚上,就在家庭群里被女儿质问,问我为什么没有提前说一声。
虽然理智知道是自己做错了,但一刹那间,还是感觉严重受伤。自觉为孩子付出了许多,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孩子嫌弃、指责,我愤然退出家庭群和新加坡室友家庭群。考虑到他们还经常看我的朋友圈,提出诸如没P图就发圈之类的意见,涉及到他们的内容又还得先征求他们同意,我干脆把两个孩子的朋友圈都屏蔽了。
其实,孩子们的朋友圈早就屏蔽我了,只不过我认为我是妈妈,要大度点,面对他们的屏蔽没有以牙还牙。理智认为要保持风度,心理其实并不舒服。一直内心有点愤愤不平,觉得这事不平等,父母不能欺负孩子,也不能窝囊到如此地步呀。操作完,觉得终于拉平了,自己突然觉得好开心,爽得不得了。
年龄大了,喜欢炫娃,娃却不喜欢被炫,认为侵犯到他们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尴尬。屏蔽了以后,我决定自己想怎么炫就怎么炫,谁叫他们那么优秀随时可以炫呢,我的朋友圈我做主!
五一节去北京学习萨提亚,在课堂上,当曾晓老师问我们想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有一个已经当了妈妈的同学站起来问老师:“怎么样才能不讨厌妈妈?”话音刚落,下面顿时响起一阵笑声,看起来很多人都有共鸣。我也莞尔,前年参加徐伟凯老师的催眠课时,我就曾经问过他:我和妈妈住在一起,却经常嫌弃妈妈,怎么办?是不是不孝顺?结果伟凯老师也说他受不了他妈妈,虽然没有住在一起,每次打电话都会不欢而散,所以双方只能保持距离。
孩子嫌弃我发朋友圈不修图,嫌弃我遇到陌生人自来熟,嫌弃我不尊重她。我也嫌弃我的妈妈,嫌弃她爱收藏垃圾,嫌弃她做饭难吃量又太多,嫌弃她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是我的坏榜样影响了女儿,让我们冤冤相报?可是,我的心理学老师们,多年修行如斯,他们都真诚地承认会受不了母亲,不得已都选择和妈妈保持一些距离。
也许,父母是我们出发的地方,我们渴望远方的风景,难免嫌弃出发点。我们推陈出新,弃旧迎新,奔向未来。如刚孵出的小鸟不恋旧巢,如新出生的虫子爬向阳光照耀的枝头,那是生命的内在动力,是生物代代进化的呼喊。长江后浪推前浪,嫌弃前浪是必然。
后浪们生机勃勃,年富力强,知识多,能力强,反应快,对前浪们有太多的看不惯。前几天跑工商局,窗口小妹就直接对我的破烂手机和用手机半天上不了网的行为进行毫不留情的嫌弃。本来我的手机跟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姑娘也没什么关系,对这样突如其来的嫌弃和指责我却没有情绪。我明白,这个和我女儿一样大的姑娘也许对这个大妈移情了,把我当成她的妈妈都有可能。包容和接纳,都是人生的功课,那是我们有些前浪们都还没跨过去的坎。对工商小美女的嫌弃,我只能表示哈哈。自家娃嫌弃容易产生情绪,可能就像一盘美味饭菜里的小石子,因猝不及防才会觉得特别受伤。
既然如此,让我们接纳嫌弃,在嫌弃里看到不足,继续学习成长。学会尊重新生代,包容老一辈,做一个潇洒的不怕被嫌弃的前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