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面对不太满意的现状,有一天你终于清醒过来,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了,于是就开始奋发图强,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计划,并且告诉自己,这次我要逆袭,我要成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为了摆脱颓丧的状态,开始的时候你也非常起劲儿,高效的完成了各项计划。但是后来慢慢开始有了倦怠。接下来的几天,计划完成的效率就没有那么高了,于是你又开始变丧了,开始质疑自己的计划,真的有价值吗?自己现在做的各项任务会产生什么作用呢?人生下来,难道就是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吗?我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从开始的执行任务,又切换到了思考人生的轨道。行动的脚步也因此停滞了下来。但是这种对人生的反思,并没有能够很好的帮助你走出这个怪圈。从觉醒打满鸡血,到一股作气,开始行动,到再而三三而竭,似乎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循环。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呢?陈老师在这节课中给出了一个新的参考参考思路,那就是行动的张力。他将思维比喻成一条河流,一条河要流动起来,需要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河流落差产生的张力,第二个条件是控制河流走向的河道,第三个条件是不断补充的源头活水。如果没有落差和水就会停止流动,如果没有河道,河水就会失去方向,如果没有源头活水,河水就会很快枯竭。
想想我们的思维发展也是同样的,张力,就是目标。河道,就是行动的方法,而源头活水就是我们和现实的接触。
之所以会出现,颓丧,觉醒,行动,倦怠,迷茫这样的循环,是因为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强迫自己做出的改变,而并非出于对自己的爱,去创造改变。
把解决问题作为改变的目标,往往会会在问题得到改善之后停滞行动,回到原来的状态。就像是我们不想让自己变得颓废,就会开始制定各种各样的行动计划,一旦感受到自己有所好转,就会很自然的放松。这种改变是有限的,阶段性的。当现实与理想出现差距,我们就会调整目标。
而为了创造,做出的改变则完全不同。我们事先对于未来有了一个期待,对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了一个雏形,我们再去思考,现实中的哪些条件?应该怎么样去调整去创造我们想要得到的这个结果。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维度。
前者是从现实出发去思考问题,而后者是从想要的东西出发来思考现实。主导前者的是理性和强迫,主导,后者的是感性和热情。
所以再回到我们之前提到的情境中,最迫切的并不是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更不是去列出各种各样的读书健身计划,而是回问内心,寻找一个值得去创造的目标。
唯有创造型的思维,才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张力,获得持续的改变力量,帮助我们去应对现实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