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头脑风暴法”,相信朋友们都挺熟悉,平日里开会少不了用它。不过你真得懂它、了解它嘛?今天我们就扒一扒“头脑风暴法”,看看我们曾经犯过的错误。
“Brainstorm”是“头脑风暴”的英文书写,现在我们普遍将其理解为“通过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以产生新的观念或有创意的想法”。不过它最原始的出处是精神病理学的用语,是指精神病患者精神错乱,因而理解为“神经病法”可能更为恰当。
为什么更为恰当呢?我们可以回忆下,无论我们是作为研讨会的主持者,还是普通的参与者,当我们在使用头脑风暴法的时候,我们基本会有意识的屏蔽掉很多的“不可能”,依然给自己的思想带着“枷锁”,显然这与“Brainstorm”是相背离的。即使领导说,你们可以脑洞大开,什么样的奇思妙想都可以讲,但是你仍然会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讲出那些看似“不合理”的观点和想法。这些“不合理”和“不可能”却正是“Brainstorm”所需要的。因此相比而言,显然“神经病法”更能促使大家恰当地使用,特别是在很多的创新项目中。
除了大家在对“头脑风暴法”本身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在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误区。首先是主题的确定。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应用头脑风暴法议而不决的关键就是“更换主题”,因为我们总是理解为“自由发言”,导致那些喜欢表达的参会者可能最终成为会议的引导者,而他们的天马行空往往会将大家带到云里雾里。
其次就是选定合适的主持人。这点是我们使用头脑风暴法犯错最多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默认老板是主持人。头脑风暴法不建议老板做主持人,特别是创新方面的研讨会。因为如果让老板做主持,那只有一种结果:假民主、真独裁。同时主持人还担当着“记录所有人想法”的任务,显然老板最不适合。当然,为了防止“话唠”和“不吭声”者的出现,轮流发言格外重要,而不要采用所谓的“自由发言”。
“不能重复,但可引申”。关于这点有个英文单词非常恰当,有助于大家理解,即“Building”。你可以根据别人提出的观点或者想法上进行延展,但无须重复类似的观点。同时在过程中不能评价,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评价都不要讲,严格保持中立态度。
最后一个需要避免的问题就是“不要现场拍板”,优化和选择想法必须在24小时之后。如果马上进行判断和选择,很可能会陷入“先入为主”当中,这时“延迟判断”会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延迟判断也可以给所有的参会者有进行“系统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这样会提升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有效性。现实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昨天还为一个问题或观点争得面红耳赤,结果一觉醒来,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考虑不太周全。因此,头脑风暴24小时之后“就可行性选择合适方案,或使不可行的方法可行化”务必牢记。
“头脑风暴”不简单,为啥呢?因为它有很多种应用,而我们很多人只了解一种。接下来再简单介绍三种头脑风暴法的应用。首先最简单的就是“逆向头脑风暴法”,即指不是去思考我们能做到什么,而是思考我们做不到什么。这个在营销策划和产品创新类讨论会议中比较常见。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思考竞争对手能做到什么,他们的优势是什么呢,我们如何去赶超别人。但是非要“针尖对麦芒”,优势竞争其实并不容易。相反,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去思考哪些是我们做不到的。因为我们不能做到,很多时候也往往是对手做不到,一旦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那结果可想而知。“循环头脑风暴法”比较适合人数比较少的小范围研讨会,它的使用比较简单,严格遵循“6-3-5”原则即可,具体的使用规则见上图。
名义群体法是头脑风暴法的另一种应用,是一种非常简单但有效性最强的方法,与我们常用的头脑风暴法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把轮流发言改为匿名投票。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参与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营造比较良好的氛围。建议传统企业或者组织可以多采用这种方法。使用方法和我们平时常用的头脑风暴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因为需要组织大家对每一条意见进行讨论,并通过评估进行综合排序,因此主持人需要较强的组织和归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