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放眼望去,有多少人能懂得要活成一个真实的自己?本来你是一匹马,就要按照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本来你只需要为你自己负责就可以,但是你抛弃了自己,你却要担负起其他人的人生,那样的生活真的很痛苦,很艰难。而我觉得,爱自己的前提首先就是要让自己活的更像自己并且为自己负责。这真的和自私无关。
多年前,我不懂这一点,为了家族前途殚精竭虑、为了家庭利益舍生忘死。活的精疲力尽、痛苦不堪,甚至到了抑郁的边缘。
突然有一天,我开始怀疑自己,开始思考,我这样做到底对还是不对?错在哪里?
我疯狂地读书,试图从书中找到答案,我找到活的有精气神的人聊天,探讨这件事情。
我读心理学方面的书,比如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整个一系列书,以及武志红的《巨婴国》,我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我读龙应台的《美丽的权利》,我听彦彦讲解《道德经》……懵懂的我逐渐从梦中清醒。好像迷路的人突然看到了一束光,太惊喜了!
有一天,我回我妈家,告诉她:“妈:你自己要照顾好你自己,我弟弟照顾好他自己,我自己照顾好我自己,这样,我们一家人就能活好,你看怎么样?”我妈妈当时欣然接受,那时父亲去世没几年,她一个人住一个大院子,我说这句话时很不忍心,但是,我觉得母亲有母亲自己的人生轨迹,我真的无力替她生活,她生活的主体只能是她自己。当然,作为子女,该尽孝还是要尽孝。但是我不能代替她去生活。当我明白这一点之后,瞬间觉得自己轻松了很多。
我们女人好像特别容易活的没有自己,是否与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什么舍己为人、舍小家顾大家、好像我们每个人只有活成这样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后来,我转变了自己的活法,我开始关注我自己,关心我自己,我的感受、我的承受力、我的爱好。家里人开始不适应了,我家先生甚至说我自私。他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我也怀疑了我自己几秒钟,人无论如何怎么可以自私呢?
这段时间,我的一个同学群也在讨论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大家都是女人,为了青春期的孩子,为了家庭,活的焦头烂额,当我说出我的感受和观点时,其中一个同学立刻回复“那样不就自私了吗?”我当时的原话是这样的:“一定要先爱自己,接纳自己,和自己和解,孩子的成长不要太焦虑了,顺应自然之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看见没,又一个害怕自己活成自私鬼的人。
刚刚和同学聊天儿,她说:“半辈子过去的人多了去了,你还出这么一点感觉,我都没感觉了,还在绕弯弯,都快找不着北了。”她说:“我都找不到我自己了,早丢了,摘掉面具空壳一具,你还能认清你自己,差距好大呀!”她说:“你这也是最好的生活状态,怎么舒服怎么来,我,顾虑太多,好像一直都是别人都比我重要,我这样做了之后,心里特别不舒服。”我知道她的问题跟本在哪里,她就是太能付出了,已经忘了自己的需求,忘了自己原来也有需求,需要被看见、被认可、被关爱。
今天早上看头条,看到了一个樊登读书会线下活动时的一个场景:一个年轻妈妈和樊登的对话,年轻妈妈问樊登:我三十岁以后才觉得是为我自己而活,以前我老是在乎别人眼光,为别人做事情,我老公很胖,那我学了减肥然后我就让他去改变,我孩子不学英语,我逼着他去学,想想可能是我从小的梦想,想让他替我我把英语学好,但是经过了多读书多学习,忽然我会觉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从小到大的一个生活观念,我要改变就是改变我自己,我就觉得我要做好自己,其他的事情我不应该抱有改变的目的,但是我内心又会想我是不是变得自私了?
樊登一番回答非常厉害:如果从小到大接受了很多批评,所以我对我自己的认可度不高,这个不叫做变得自私,这是慢慢的变的智慧了,就是你知道改变这个社会最重要的捷径是改变自己,他一定是从自己开始做起,他不可能说我自己完全不变,我让这个社会整个变掉对吧,这是假的,这是骗人的,所以我们过去老想似乎觉得那是古道热肠啊,老替别人着想老给别人想很多的人干嘛干嘛的作用,然后现在你慢慢地发现,原来你把自己变得更好才是对别人更大的负责,才能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更好,所以改变自己心怀他人一点都不矛盾。
那个年轻妈妈听完樊登的一番话泪流满面。我永远记着这个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