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名为:流动Flowing。本章,凯文·凯利开门见山,提出了“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复印机”的论断。
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历经了无数次的复制,整个网络因此成为复制品的河流,如同超导电线中的电流一般,诸如音乐、电影、图书的各式各样的复制品可以通过网络无休止地流淌。
流动起来的,不仅仅是网络上的复制品,像曾经品类繁多的实体产品,如今已被当作不断更新的流动服务来出售。比如滴滴打车,比如手机操作系统的更新。
永无止境的更新改进,正汇聚起互联网上的滚滚长江。驶向未来的航船,已经来到了计算机时代的第三个阶段:流。
计算机时代的第一个阶段:借鉴自工业时代。电脑屏幕上的是桌面、文件夹和文件,它们层级分明、秩序井然,体现了工业时代的整齐划一。
计算机时代的第二个阶段:引入了网络组织原则。页面成为基本单位,并且分布在连接起来的网络中,网络本身成为无数通过超链接联系起来的页面。浏览器取代了桌面界面,此时的网络结构是平的。
现在,我们正在进入计算机时代的第三个阶段。最基本单位转化为“流”和“信息流”。我们沉浸在通知和更新汇聚的海量信息流里。
在这样的信息流中,我们完全是活在当下,我们不断关注各种软件上的信息流,而软件也在更新流中升级换代。
凯文·凯利指出,流动的时间也同样发生了转变。
在第一个阶段,任务往往以批处理模式完成,事情总是堆积起来等待一次完成。
在第二个阶段,我们开始期待事情能在当天有个了结,最好是顺利完成。“我们的循环时间从批处理模式跳转到了日清日毕模式。”
而在第三个阶段,我们进一步跨入了实时模式。我们更加关注当下,我们没有耐心等待几个小时,而是期待自己想要的现在就要。
凯文·凯利进一步指出,复制品如江河般滔滔不绝,而且已经削弱了既有秩序。
在充斥着大量免费数字复制品的网络时空中,复制品无处不在,太过廉价,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无法复制的事情才变得真正有价值”。
简单来说,正因为复制品大量存在,所以它们会变得没有价值,而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无法复制的东西反而变得极具价值。
凯文·凯利指出,当复制品免费的时候,我们需要去销售那些无法复制的东西。
那么,什么是无法复制的呢?凯文·凯利说,信任就是。
信任无法大规模生产,也无法购买,更不会被伪造,必须通过时间积攒起来。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复制品泛滥成灾的世界,信任的价值越来越高。
凯文·凯利强调,和信任一样难以复制的特性还有很多。
接下来,他列举了8种我们在为一些可以免费得到的产品所获得的无形价值。而这,其实就是我们应对流动的8种方案。这些比免费更好的原生性特征分别是:
1.即时性。产品发布或生产出来的第一时间让你get到。想象一下:参加电影首映式,是不是很爽呢?
2.个性化。以你为本,量身定制。高度的粘性和积极的交互,让创造者与消费者、艺术家与粉丝、生产者与用户之间不断对话,基于前期投入,双方不愿移情别恋,更不愿重头再来。
3.解释性。复杂的服务中,可靠的科学解释、周到的技术指导更加重要。
4.可靠性。做人靠谱很重要,产品亦如是。垃圾软件总是让人担惊受怕,而可靠的软件则会充分解放我们的大脑,它再也不用为别的事情担心了。
5.获取权。拥有也意味着麻烦。虽然大多数东西都可以免费得到,但是,极不方便。免费是个大坑,付费服务将带来福利。
6.实体化。实体的东西总是诱人的。将网络无形世界中的东西以实体形式展现,是一件相当酷炫的事情。这不限于产品形式,也可以是各类活动。
7.可赞助。粉丝是衣食父母:热心的受众和爱好者希望为创作者买单。因为这让爱好者们和倾慕的对象建立起了联系。
8.可寻性。网络汪洋大海中,无数产品、作品在抢夺人们的注意力,没有被看到的那些就没有价值,只有被寻到才会有意义。能够找到想要的物品、优质的产品、精彩的内容会是巨大需求。
减物质化、去中心化意味着流动是必然的。现如今,我们刚刚开始流动。在未来,我们的日常生活、基础设施、产品服务终究流动起来,汇聚起汹涌澎湃的信息流。
如何应对这个流动的世界,你想好了吗?
津夜书目:
《必然》,[美]凯文·凯利(Kevin Kelly)/著,周峰、董理、金阳/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ISBN978-7-121-27453-4
PS: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