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贫穷状态」和「贫穷习惯」是两码事。
一种是客观,一种是主观。
孟子强调贫贱不能移,讲的就是君子的修养卓绝,主观坚定,贫困不能损毁他的修养和意志。
但大部分人都不是君子,没这个能力,所以贫穷对人的心理,性格,情绪,脾气的摧残,非常大。
尤其是现代心理学研究和大量的实验,更是从科学上证明了这「贫穷习惯」这一点:
1,人承担的生活压力越大,脾气就越坏,越容易暴躁不耐烦,而且这种暴躁无法向外人展示,因为要小心翼翼的赔笑脸生存,所以只能对自己的朋友,恋人,伴侣,孩子,父母展示;
2,人和人之间日常相处的物理距离越小,空间越狭窄,人的心情就越恶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就越多——挤完公交和地铁,你内心全是mmp只想骂人,什么样的好心情全都毁了。住狭窄压抑的小民宅,夫妻之间一定口角不断,打骂孩子也是常事。
当然有人可以做到身居陋室,仍然淡泊明志,脾气温和,不疾不徐,但这样的人基本都是君子,甚至圣人,被记入史书里,普通人根本做不到。
人物杂志最近有个专题,讲为什么父母学不会好好说话,征集了各种「父母语录」,比如“衣架在哪你不会找啊,你是死人啊?”之类的
这类「父母语录」99%都是「反问句」。
「反问句」的话术模式和背后逻辑,其实恰恰就是一种「贫穷习惯」。
有人会说,可我觉得我家里日子过的挺好的啊,没觉得不富裕啊。
当然了,你家里挺好的,因为你不用操心柴米油盐不用工作,父母偷偷节省你来嗨皮,生活的重担不用你扛,你当然觉得家里挺好的。
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贫穷习惯」,有着强大的心理惯性。
这就叫「贫穷惯性」。
以前市场经济初期,全国人的日子都过的紧巴巴的,现在日子好了。
但是贫穷时代养成的言语习惯,会保留下来。
人的心理,性格,意志,其实真的绝大部分都是靠外界的塑造。
家里富裕,父母友爱,安全感足,这样的人意志力和内心就强大一些,哪怕以后突发灾难,也能保持着温和态度,不疾不徐,少有反问句,
家里贫寒,父母暴戾,从小艰难,这样的人戾气就重一些,哪怕以后赚钱了,富裕了,一时半会之间也很难改变贫穷惯性,反问句持续保持。
直男喜欢打压,喜欢教育人,喜欢好为人师,并不是因为他是直男,而是因为他遭受过严酷的贫穷,成年后保持着这样的贫穷惯性。
我遇到过深受「贫穷习惯」影响的女孩,也好为人师,也控制欲极强。
而我跟很多富二代交往时候,会发现他们的态度就很随和,无所谓,什么都可以。
为什么很多白手起家的大富豪,家庭教育很失败?对孩子对太太都非常严苛?
因为他的个人修养不足,并没有突破贫穷给他带来的伤害和桎梏。
越是物资匮乏的年代的人,时间和精力越没有价值,越喜欢斤斤计较鸡毛蒜皮的无聊小事。
注意一点:这里并不是说穷人有什么缺点,而是「贫穷」给人带来的摧残。
我童年时候,妈妈对我就很暴躁,因为她要承担非常多的生活压力,哪怕我再乖也不行。
后来我赚了钱,住的房子大了很多,她立刻成了温柔母亲,从善如流,和她交流时候她坦诚,以前的生活太艰辛,根本没有能力保持好心情。
个人修养达到圣人水平,这是不太可能的,用这样的标准要求父母也是不太现实。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必须要客观认清楚,「贫穷」对于人类个体的毒害。
不要妄想着只是在情绪和修养上改善自己,应该多管齐下,一方面提高物质水平,另一方面,要留意自己的言行,是否深受过去贫穷艰难的影响。
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没正事,关注点低级,斤斤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控制欲强,好为人师,爱打压,其实都是「贫穷惯性」导致的。
愿大家在物质上尽管摆脱「贫穷陷阱」,在情绪和个人修养上,早早远离「贫穷习惯」。[/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