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州一绝-食荔枝》中的两句诗。诗的意思是:如果每天吃300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诗人为了每天都可以吃荔枝,宁愿永远做岭南的人,证明荔枝味道之特别。而荔枝,也正是我家乡的特产之一,尤以香荔最驰名。
每每荔熟之时,总会让我忆起小时候拾荔的小趣事。
在我小的时候,荔枝还是最奢侈的水果,那时还没有那么多荔枝树,品种更是少得可怜,只有大禾荔,且还是老一代人种下的,每一棵都有上百年树龄,零星分布在村中或村子旁边。
那时,家里没种有荔枝,想吃荔枝时就只能去到别人家的果树底下碰运气,如果遇到起风时,会捡到几个被虫蛀蒂而掉落地上的果,这样的“好运”总能让小孩儿的心欢喜不已。
或者,等果树的主人摘果时,村里的小孩子都会聚在树底下,昂着头丶伸着脖,盯着树上摘果人的动作,盼着他不慎之下弄掉几个荔枝,好让我们解解馋。
如果有幸拾得几个荔枝,果皮已破损自己解馋,还完好的荔枝,先小心地揣进兜里,待回家时给爸爸妈妈品偿。如果能得父母一声夸赞,内心会甜如吃果,彼时更积极拾荔,只为再次得到父母的肯定。
此时,正是荔枝成熟的时节,虽然不用再像小时候那么艰苦才能吃到荔枝,但也有另一种风味,尤其是自己成了树上的那个人。
荔枝,是一种让我充满美好回忆的水果,也是一种让人怎么也停不下嘴的水果。
要是你不信,可以来我的家乡看看,你一定没想到,家乡的千年荔枝会卖出怎样的天价。据说是以个为单位出售的,一个荔枝卖68元,一斤卖888元!光想想就让人忍不住想流口水,要怎样美味的果实才可以让人如此趋之若鹜呢?
其实,千年荔枝可以结果本就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再加上老树结出的果实,确实比树龄小的果实味道更加的纯粹,更加的爽口。
荔枝年年吃,今年最特别。
以前荔枝都是父母打理,然后我们回去摘或他们摘来给我们吃的,十足的“伸手党”,且还不懂得珍惜。
而今年,却是我们自己劳动的果实,所以感觉今年的荔枝特别的甜,关键是可以现摘现吃,随心所欲!
在庭院一角,有一棵茂盛的荔枝树,是十多年前父母种下的,也是我最喜欢吃的香荔。
真可谓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今年的荔枝树依然开满了花,勤劳的蜜蜂上下翻飞给荔枝授粉,想象着将来的某一天满树的荔枝压弯枝头,心里就觉得很快开心。
每天上班下班,路过树前,总会惊喜的发现,树上的果实每一天都有很大的变化,一个月的时间就从黄豆大小变成了红色的果实。虽然仅存的果实没能压弯枝头,却也足够勾引路人肚子里的馋虫。所以每次我都忍不住摘上一捧拿到单位与同事分享。
眼看着,再不摘就被蛀蒂虫趁虚而入了,故趁着周末好天气决定采摘果实。
看着手中部分有些畸形的果实,真是后悔没有早点喷药。原本可以压弯枝头的果实,因为病菌的原因落果严重,又因没能及时杀菌,导致现在只是零星挂果。今年就当是实习的机会吧,明年一定早点采取措施,争取果实挂满枝头。
虽然不丰收,但也够我们吃一顿了,还可以托运一点给市里的妈妈。
从“伸手党”到“劳动者”,转变的不仅是角色,而且收获了劳动的果实,体验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
现在,老公每天想吃荔枝的时候就到树上摘来吃,顺便再挑几个漂亮的给我,那感觉简直不要太好了。
让我开心的是,等荔枝季过了,番石榴也陆续成熟了,又是一个开心的水果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