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看到这样的问题:以前的作家写书赚钱,现在写文章还能养活自己吗?有很多人被邀请回答,这些朋友大多在这个写作圈里摸黑打滚多年,或者小有成就,或者无人赏识。
很多人表示的意见是:不能。
以前的作家写一本书,能买套房,现在连厕所也买不起。写作圈跟其他的行业没有区别,都是一个金字塔一样的食物链。赢家的确收获颇丰,有名垂千史的可能性,但是极少,少到这个比例可能达到千万分之几。当然这个前提是你写的的确够好。
周国平先生说: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开始记日记,把成长的转变变成文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原句有出入。
在看到周先生的这句话前,我已经开始记日记了。我写文的开端就是记日记,等到年老的时候翻阅追忆。后来渐渐地就梦想成为"作家",其实也只是觉得能有个梦想,人生会变得不太一样。
每个人想要写字的开端肯定都是极其简单并且不功利的。文字本就有这样的魔力。后来才开始发生的改变,想要更多的人看到,想要功成名就,想要得到他人承认的满足感。
当然,如果写出来的文字真的只够自己感动也是很要命的事情,在日记的进一步,想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个就是个问题。
我想的是,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体验,不停地写。想不出吸引人眼球的标题也没有关系,文风不逗比也没有关系,不会营销自己也没有关系。生命的珍贵在于其宏大壮美。精神上的限制,能有一点点意识到,并且努力成长,就够了。
我在这个问题后回答:想写就写喽! 作家当成一个理想,理想本就是对现实的否认,不被修行者苟同的。 这个回答其实已经脱离了这个问题,如果算作阅读理解的话,是得不到分数的。
没有分数,没有任何评分机制,慢慢地写,不停地写。不断地提升自己,文字所传达的你的一切,是不会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