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软件测试模型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之一,软件测试模型则是软件测试的工作框架,用于指导软件测试过程。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几个基本的软件测试模型——V-模型、W-模型和前置测试模型。

一、V-模型:

    在传统的瀑布型软件开发过程中,仅仅把测试过程作为在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及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对软件测试过程没有进一步的描述。V-模型针对瀑布模型对软件测试过程进行了补充。V-模型最早由已故的Paul Rook在80年代后期提出。在该模型中,测试过程被加在开发过程的后半部分,如下图所示。

    在开发阶段一侧,先从定义业务需求开始,然后把需求转换为软件规格,再转换到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中,最后进行编码成为程序代码。在测试执行阶段一侧,先进行单元测试,然后是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最后是验收测试,这些测试形成了软件测试的不同层次(级别),并与开发过程的相应阶段相对应。

二、W-模型:

    软件开发过程各阶段都可能产生错误。据国外对一些大型软件系统的统计,需求分析与设计阶段产生的错误占64%,编码错误占36%。软件错误具有传递性,即需求分析产生的错误如果没有发现,会依次传递到设计和编码。软件错误的发现和解决具有放大性。据估计,在分析设计阶段产生的错误,如果在编码结束后的测试过程才被发现,其代价约为在分析设计阶段发现和解决错误的代价的10倍。如果该错误在产品交付使用后才发现和解决,则其代价将超过100倍。因此,测试工作越早进行,发现和解决错误的代价越小,风险越小。根据这个观点,Systeme Evolutif公司在V-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W-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中,W-模型由两个“V”重叠而成。其中一个“V”表示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规格书生成、软件设计、代码编程、软件构建、系统构建以及安装等阶段。另一个“V”表示测试过程,包括需求测试、规格测试、设计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以及验收测试等活动。软件测试的各项测试活动与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相对应。

三、前置测试模型:

    前置测试是一个将测试和开发紧密结合的模型,其示意图如下图。

    前置测试模型将开发和测试的生命周期整合在一起,标识了项目生命周期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关键活动。如果其中有些活动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那么项目成功的可能 性就会因此而有所降低

•概述

      –是由Robin FGoldsmith等人提出的

      –是一个将测试和开发紧密结合的模型

      –提供了轻松的方式,可以使你的项目加快速度

•优点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严格,增强测试质量

      –测试贯穿于开发的时时刻刻,有效地提高了测试

      –对验收测试非常强调,并用双重方式测试,保证系统能成功验收

•缺点

      –流程管理复杂

      –需求变化时很难应付

      –对文档、质量管理、配置管理、项目管理要求较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章来自:http://blog.csdn.net/mj813/article/details/52451355 ...
    好大一只鹏阅读 9,216评论 2 126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523评论 25 708
  • 测试现在被普遍认为“保证产品质量”这个笼统的说法下,而测试本身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测试本身跟大家一起讨论。 测试是...
    西边人阅读 4,723评论 2 52
  • 用两张图告诉你,为什么你的 App 会卡顿? - Android - 掘金 Cover 有什么料? 从这篇文章中你...
    hw1212阅读 12,971评论 2 59
  • 睡莲开了第二朵,喜不自持,忙寻筝曲出水莲相配。并胡诌几句,以附庸风雅。 多情水岸眼含露,白衣吹雪影娉婷。 半开半敛...
    上林叶阅读 26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