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会有情绪?
因为心里有一个对待事物应该如此这般的看法,当事实没有达成自己的看法,便会产生情绪;
没有达成的部分叫失望,愤怒,失落…
超出预期的部分叫惊喜,意外,开心…
可以仔细去思考,生活中的情绪是不是皆是如此;
小时候,你考试分数很差很差,父母为什么会发脾气,因为和他们预期的不符,他们认为“应该”最起码及格…
谈恋爱,满心期待的恋爱纪念日,你觉得男朋友一定会有惊喜给你,结果到了晚上,男朋友都没能找你吃饭,被他忘记了…
公司里,你非常努力的冲刺公司的业绩目标,你以为领导会看到,结果领导表扬了另外一个你觉得没有你努力的同事…
家庭中,你要工作,还要带孩子,洗衣服,做家务,你以为老公会很认可你的努力,但是他没有提过…
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愤怒的源头是源于我们内心有一个期待值,有一个“应该”有的样子,一旦没有按照预期达成,就会产生一种情绪:失望,愤怒,自责,委屈,怨恨,甚至于发脾气…
但是这个标准和“应该”哪里来的呢?
是源自于过去,我们看到别人家孩子成绩很好,看到抖音,小红书,公众号别人的纪念日又有花,又有礼物,曾经经历过努力一段时间被人表扬过,你的父母和邻居付出了经常会被老公认可,或者某一些文章和电影里提到的…
其实你的标准真的是你的标准吗?
你觉得的应该,是全世界设定了这样的应该吗?
不是的,包括你自己内心的标准,都是为源自于过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而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一个规则和标准,这不是与生俱来的…
所以,很多时候的迁怒,你要知道跟对面的人没关系,他也在他的标准里面做事情,这和别人无关,只和自己的标准有关;
假如你想达到你想要的样子,你应该如何?
你应该通过调整自己的教育,让孩子爱上学习,应该通过提示男朋友,让他知道你期待纪念日有一份礼物,应该改变向上管理的方式让他知道你付出了很多,而且你可以是一个愿意努力希望得到认可的人…而非迁怒于此…
甚至更严重的,人们对自己也有个标准,一旦建立了一个应该,甚至埋怨自己应该怎样,如果自己没有做到自己觉得应该的样子,也会迁怒于自己,责怪,抱怨自己等等…
这其实都是在“果”,“果”就是你的期待值,你觉得应该的部分,常人的情绪都是被“果”牵引的;
如何调整呢,就是我知道了我是因为标准而愤怒,能够醒悟到这一点,并且愿意放下…
而不是这一刻,发现了自己因为“果”的部分有情绪了,又变成了对自己的另一种责怪,其实还是在这个情绪和思维里面轮回…
佛家讲:无常;世事无常;只有发自内心的知道了“无常”才是正常,哪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发脾气了,也是接纳的,才能够真的做到淡然,也才真的能够做到通透,通透的人自己呼吸的顺畅,才能够真的有能量去解决问题;
假如有一天你有情绪了,别因为觉察到自己又有情绪了而迁怒自己,有情绪了,那也是该有情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