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点苍
决定在简书写作前,就已经知道这是一个受众大多为年轻人的写作平台。之所以选择,原因极为简单,就是喜欢简书文艺小清新的版面,最主要还是没有商业广告。
写作之初,读者群主要是朋友圈里的朋友。既然是朋友圈里的朋友,肯定年纪都差不多,一个话题也基本都能引起共鸣。
但作为一个写作者,不可能永远以自己认识的那几个人为目标读者群,况且,有些内容,有些文章,你不一定愿意给朋友圈里的朋友看。另一方面,朋友圈里的朋友也未必天天有时间和兴趣来看你写的东西,所以说来说去,最终一个写作者的目标读者群多半还是那些不认识的读者。
每个年龄段的写作者都会有属于自己那个年龄段的话题,比如大学生写的都是大学生活,刚刚大学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作者写的都是职场生活和恋爱话题,年级稍大一点,比如像我这样的,写的大都是过往的一些职场经验、生活经历,尤其对于中年的女性写作者来说,婚姻家庭的话题占了很大的数量。
可是,简书真的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
我不知道在简书上三十岁以前的写作者和三十岁以上的写作者的比例究竟怎样,但我想简书的读者群应当主要集中在三十岁以前,这个只要看简书首页的热门标题和内容就可见一斑。
为什么简书的读者群是以年轻人为主呢?
一方面应该是由于简书的定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他一些客观原因。例如三十岁以上的人,大都已经成家立业,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渐渐成为中流砥柱,除了每天要面对大量的工作,还有琐碎的家事,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比如到简书上来读几篇文章的时间就会很少,即使能够有热情在简书上写作的人,也只是自己闭门造车,真正有空阅读别人文章的时候很少。
所以,作为简书上的中年写作者,有时忍不住吐槽一下阅读者目标群太过狭小,但这仍然不影响我在这里继续写作的热情。
在我之前写下的六十多篇文章里,散文、婚姻育儿、人间事三个专题的文章占了大部分,其中婚姻育儿主题的文章又是这三者之最。
然而,据我了解,婚姻育儿专题、散文专题的文章在简书上是阅读量相对较小的两个专题。
这两个专题的写作者大多为三十岁以上的写作者,话题自带中年人的特色,不是婚姻家庭,就是育儿心得,否则就是关于生活琐事的记录和描写。
这样一来,阅读对象被固化,未婚的年轻人当然是对这些内容没兴趣的,就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不会去看以大学生活、恋爱感想以及各种逆袭之道、干货为主题的文章一样。
以婚姻家庭为主题的文章,无论我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签约作者例外),即使上了首页,阅读量也不高,毕竟简书上没有那么多用阅读简书文章来消磨时间的中年人。
即使如此,还是觉得应该好好写下去,毕竟写作的原动力是因为自己想写、喜欢写,至于读者有多少,并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有时看看自己主页上显示的文章数量和喜欢数、粉丝数,确实有点难为情,写了近十五万字,真的不如年轻的写作者写热门话题两三万字获得的喜欢数和粉丝量多,这让人有一种在工地上搬砖的艰辛感觉。
可是,人的年纪放在这里,性格放在这里,文风也放在这里,年纪和生活阅历决定了一个人的写作内容和主题,假如不是投其所好地去写热门文章,蹭时事热点,文章的质量再好,流量都不会高。但这并不能让我改变写作方向或是彻底地离开简书。
每次看到文章后面那些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读者的留言或是简信,看他们真诚地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我认真探讨中年人在婚姻家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心得以及一些经验,我便会觉得心里很温暖。
因为写作者和读者年纪相当,所以才会容易产生共鸣。这让我觉得,即使我的文章读者受众有所局限,但仍旧值得继续写下去。因为在写作中,不但表达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书写了来自生活的经验和阅历,也让我了解到同龄人的想法,同时也结识了一些同龄的文友,一起探讨属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话题,这也算是简书写作的一大收获。
每个人都年轻过,但也无可避免地要成长,从青年走向中年,最后步入老年。
我们也有过书写青春的年纪,但那已是过去,每个年纪的人都有自己那个年纪该做的事和该书写记录的文字。
青春精彩而浪漫,所以青春的文字可以激情万丈,情绪激昂。而人到中年,生活渐趋平淡安稳,文章的内容也越来越生活化,有时便显得平淡和琐碎,所以在简书这个以年轻人为主的自媒体平台上,中年写作者的处境才会显得有些尴尬,但仍不妨碍我们这些拖儿带女、平庸无奇的中年写作者继续写下去。
毕竟,无论什么年纪,写作也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更重要是在这里写作,让我们与同龄人获得一种别处没有的交流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