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
2014.11.24
以前我是完全不知道欧文亚龙是何方神圣,可能在读这篇文章的诸君也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撇开他的心理治疗师的身份来看,从文学性和故事性的角度来看,他的这几本书写的还是不错的。
首先读的是《当尼采哭泣》,虚拟了一段尼采做心理治疗的历史,借着尼采的一些观点,放到心理治疗的框架里面来,不仅把这个形式说清楚了,也把心理治疗和哲学之间的关系说清楚了,够聪明的。在《当尼采哭泣》里面,稍微提到了点维特根斯坦和康德的一些理念,但更多的是尼采的哲学思想。而《叔本华的治疗》说的就是另外一个哲学家了,叔本华,世人都把他看做是一个悲观主义的哲学家,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读过他的一些言论,大都是一些名言警句式的话语,说实话,心有戚戚焉,相比较尼采,我跟他更有共同语言。
《叔本华的治疗》这本书完整的虚拟了一个团体治疗的过程。一个心理治疗师在一次例行的身体检查中发现自己得了癌症,并且只有一年可活。书一开头就把“死亡”这个话题活生生的抛出来了,这种焦虑是与生俱来的,很多人直到知道自己的大限之后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可能你以为这本书是讲他如何克服“死亡”这个焦虑的,这确实是本书的一条线。他于是想在这一年内做点事情,首先他正在带领的治疗团体不能够取消,这是作为一个治疗师的责任所在;其次他想完成以前的一个遗憾,很久以前他治疗过一个很失败的案例,对方是一个性上瘾者,治疗了很多年,最后对他说自己一点收获都没有,白治了。他找到了以前的这个人,发现这个人现在已经改掉了以前的问题了,而且成为一个大学的哲学教授,非常喜欢叔本华,动辄就背诵叔本华对人生的认识来回到别人的问题,我们暂且称他为叔本华代言人。他想成为一个哲学治疗师,用哲学的思想来作为治疗师治疗别人,但他需要经历若干个小时的分析,于是他加入了这个团体课。但他本质上是不相信团体能够帮助到他的,简单来说,只是去混小时数的。于是,这个奇葩的团体就重新形成了:一个知道自己只有一年可活的带领者、一个信奉叔本华的哲学教授、一个哲学教授以前抛弃过的学生、一个酗酒者......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团体之路。
另外一面呢,简述的是亚瑟-叔本华的成长之路。出生在一个商人之家,父亲的早死可以让他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哲学课程,得到自由的母亲成为维也纳很有名的沙龙女主人,但对儿子却异常刻薄,母子俩有很多年互相不理睬。靠着父亲留下的财产开始自己的哲学研究之路,他最有名的著作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部作品受到了印度哲学的影响,被认为是将东方和西方思想融合的首部作品,但发表后无人问津。
叔本华这么说他的这本书: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但凭这部作品他获得了柏林大学编外教授的资格,在这里的一件著名的事情是他选择与自己认为是沽名钓誉的诡辩家的黑格尔同一时间授课。但黑格尔当时正处于他声名的顶峰,叔本华自然没能成功,很快他的班上就只剩下两三个人,最后一个也不剩了,只能凄凉地离开柏林大学。
两个故事交替进行,最后会聚到一起。在团体治疗的部分,我可以看到各种观点、各种矛盾之间的碰撞,里面有很多高潮,其中还讲到了一个成员去印度去寻求治疗的事情,对印度哲学有一部分很精深的描述,很完整的再现了一个团体运行的过程,最终各人各得其所,带领者也没有意外的死去了。而叔本华的故事那边,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哲学发展的脉络以及为什么会这么发展,他的哲学对现在的心理治疗产生了哪些影响。
即便是只为了解自身,你也可以读读这本书。全书其实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在知道人生充满痛苦且无意义的情况下,如何去面对它”这个主题展开。对此带领者一再引用尼采的话“度过人生的方式必须是在有机会一再以相同的方式度过人生时,能够抱持肯定的态度”。简单理解,就是愿意把当下生活过上一遍又一遍,百遍千遍也不厌倦。要达到这种状态,就必须冒着痛苦的风险投入到生活当中,与他人建立联系,接受随之而来的快乐和悲伤。
叔本华代言人则认为,人类因为精神空虚单调而需要社会,需要他人,但在一起时又因为令彼此讨厌、排斥的特质而一再分开。所以他解决人生痛苦的办法就是,通过哲学丰富自己的内心,使之能适应并喜爱独处的孤寂,避开人际交往带来的额外困扰。同时,放弃对外在事物的执着,包括金钱、权利、容貌等,因为“你所拥有的东西会反过来拥有你”,向内寻求价值和目标才是正道。(对此欧文•亚龙反驳称“执着的对象是完满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因为预期中的痛苦而避免执着,显然只是令人半死不活的对策。相当于从望远镜的另一端来面对人生。”)
你如果想知道答案,不妨读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