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创意编程——人工智能启蒙课》,参考了相关国家软件素质教育的大纲规范,意在对国内中小学创意编程的推广尽微薄之力。同时也盼望这个课程,能对国内的家长、信息教师和相关教育机构有所帮助,共同促进国内软件素质教育的发展。
第1课和第2课主要分析了青少年创意编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第3课开始,进入创意编程的启蒙实践。这些课程均参考了国外主流的编程教育方法,它们分别是:
1.以游戏活动为中心的“无代码编程”。(第3课和第4课)
2.以Scratch教育软件为中心的编程启蒙。(第5课和第6课)
3.以体验操控机器人为中心的编程启蒙。(第7课)
想一想
如果有一个机器人,我们给它下命令,给它食材,让它做出一个三明治。那么,具体怎么下命令,机器人才能做出美味的三明治呢?
学习目标:
1.通过这个游戏,体验有次序,有步骤的解决问题过程。
2.了解“分解问题”和“次序解题”的思考方式。
课程概要:
通过该游戏,了解“计算机思考力”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分解问题”和“次序解题”。游戏中两人一组,一人根据自己理解的三明治制作顺序,在白纸上用文字写出机器人实现的动作命令;另一人扮演机器人,根据写好的动作命令,一项一项实施,看看是否能制作出三明治。
学习方法:
无代码编程
体验时间:
30分钟左右
适合年龄:
10岁以上
知识点:
问题分解,次序解题
课前准备:
白纸,铅笔,橡皮,三明治食材(如下图)
游戏过程:
第一步:老师先播放游戏演示视频,让大家了解游戏规则。视频截图如下
第二步:游戏两人一组,根据游戏规则,一人在纸上写出机器人动作命令,一人扮演机器人,实施纸上的动作命令,看看能够根据指令做出机器人。
第三步:整理总结。让学生总结成功制作三明治的方法过程。
注意:游戏过程中,扮演机器人的一方,一定按照顺序,严格执行纸上的命令。如果出现问题,让写指令的人不断修改,直到成功做出三明治为止。
补充资料:
三明治制作参考图片。
“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