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树 本来以为是树 山上的树,解释说层层叠叠的山 ,个人觉得还是山比较好,因为只有山可以遮住千里目。 九回肠 一个很悲凉的意象,肠子在古代常用于表示悲伤的意象,具体原因看看下面的文章
遮住了目光,使用悲凉的意象 可以看出诗人的情绪是悲伤的
放在诗文里面去看看具体的情况,为什么二悲伤,因为与背井离乡,远离友人(感觉是家人 音书 指的是家人还是朋友 或者只是音信)悲伤过了之后是什么, 又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赏析里面这么说 确实没有看的太出来,仔细想想也有千里目 如果不是还想要联系亲人,为什么远望,为什么忧思,为什么写诗
所以写诗是为了表达现在忧伤,但是肯定不是因为忧伤写诗,而是为了摆脱忧伤, 我难过得时候是全然没有办法写东西得。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译文
登上高楼,极目所见的是一派荒凉冷清的茫茫沙野,如海似天的愁绪油然生起。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暴雨来袭,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就如同我百结的愁肠。 我们一起来到这边远的蛮荒之地,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
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
赏析
一二句先写登楼的所见所感。“城上高楼”之“高” 字,显示出诗人一到柳州,就迫不及待地登上城楼远望友人之迫切心情。站得愈高,望得愈远,足见思之甚切。因为他们五人同遭迫害,命运休戚相关,友谊真挚,虽天各一方,但相思之情不能自已。“接大荒” 写眼之所见,是说柳州城周围都是荒凉偏远之地,写出他们谪所之艰苦。望到极处,海天相接,一片茫茫。一方面写出他们四人所贬之处都是近海之地,另一方面也暗示自己的 “愁思” 如同 “海天” 一样,茫茫不断。这是由实而虚的写法。
三四句“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五六句写远景。也是“赋”而兼有“比”、“兴”的。试看重重绵亘的叠嶂层林,这是西南地区风景的写实,岂不也象征顽固势力的层层包围禁锢么?江流的蜿蜒盘旋,岂不也联想到作者经历的人生道路与前途的曲折么?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说自己受刑之后“肠一日而九回”,形容心情抑郁之极;盛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一种豪迈意气。本诗则更有发展。尽管岭树重遮,却由于登高望远,仍能逾越障碍,放眼千里,视线并未被遮住,这是从下句遥看九回江流的描写中得到答案的。尽管河道曲折,江水毕竟奔腾前进,这是从一个“流”字中可见分晓的。因此,两句反映作者遭遇许多阻碍与挫折,仍然怀着冲破牢笼的不屈不挠意志,精工的对偶中兼具沉郁与豪放之致,意境是深远的。
最后两句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全诗用 “赋中之比” 的手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托物寄兴,以 “惊风”、“密雨” 喻恶势力,意在抨击政敌; 以 “岭树” 重重,“江流” 回曲比远望之难和思念之苦,哀怨忧愁之情溢于言表,沉郁顿挫之感撼人心魄!
没时间写东西了,看诗文吧
为什么古代的诗人们肠子都不太好?_古人 (sohu.com)
以下是转载文章的内容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写的这句诗你听过吗?征夫在异乡想家,女子在家因思念丈夫而愁肠百转……
等等,你有没有发现古诗词多用“断肠”来表达忧郁与思念,为啥不用肝儿疼、心绞痛呢?
古诗词用“肠”的典故
科教授觉得,古人总是借“肠”抒情,是因为肠在肚子里绕来绕去,就像柔情千回百转似的,有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但是其实用“肠”表示负面情绪是有典故的。
《世说新语》记载:“临川东兴 ,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自后逐至家。此人缚猿子於庭中树上,以示之。其母便搏颊向人,欲乞哀状,直谓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此人破肠视之,寸寸断裂。”
这个故事讲了,母猿因为丧子之痛而断肠,据说自此之后“断肠”就成为了一种表达极度悲愤的意象。
从那时起,“肠子”不仅承载着温饱这单一的感情了,它还有几分道不明的愁绪。慢慢发展,就有了“愁肠”“断肠”的概念了。
“肠”出镜率居高不下
“肠”的不停出现,是古人表达对温饱的关心、对宣泄愁情的需要,再加上古诗中意向传承的传统,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造成的。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且民以食为天,“能吃,吃得饱,吃得好”是一种幸福的象征。吃的好了浑身舒爽,吃不好了则闹肚子,所以古人对“肠”与“肚”很是在意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只是关心温饱,而是更关注精神层面的问题,也做出了越来越多的描绘内心情感世界的诗歌。
为了最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选用与生活最贴切最形象的话题与比喻,于是民以食为天的古人便联想到了“肠子”。
乐府《悲歌》: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从魏晋开始,诗歌往更有意境美的方向发展,把人精神层面的东西描写的更加具有“仙气”,“肠”的用法逐渐被“雅化”了。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飞短流长断人肠,情怀恻恻每神伤。”
总之你看吧,几个诗人里,总有一个肠子不舒服的。
但是你仔细琢磨,要想表示深刻却又只能压抑在心中的悲伤,用断手断脚之类的都太过直白血腥,而身体深处的疼痛就像心中的疼痛一样,隐忍但剧烈。
这样看来,“断肠”这个意象实在太贴切了。
除了肠,古人还爱用头发来表达和抒发细腻、纠结,难以阐明的情绪和心境。有些诗人还特别爱跟胡子过不去,“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诗人们将浓浓思绪与身体感受相连,也让读者对诗句有更真切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