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到年尾了,这一年断断续续也是看了几十几部电影吧,最近看的这一部叫做《勇往直前》,剧情是根据“花岗山先锋队”的消防队员在扑灭森林大火的救援中牺牲了生命改编的,类似于半纪传体电影。整部电影没有说教和充满了高尚、付出的言语,就是一群生活在普通城市的人的一份工作,甚至他们中的一些人过得并不如意,例如无家可归、寄住在朋友家,而两个着重刻画的男性角色埃里克•马什酗酒、布兰丹有吸毒史,他们一个是“花岗山先锋队”的创建者,一个是这支消防队唯一的幸存者,影片并没有逃避他们生活中实际的面貌。
一场山火吞噬了19条生命,这是一场灾难,但是影片却没有拍摄成灾难片,甚至在描绘直升机发现遇难者遗体以及布兰丹与逝世者的家属见面时的场景都很克制,没有大段的音乐与煽情,没有长镜头的哭泣与布兰丹安慰他们的语言,只有细微处布兰丹知道队友们逝世消息后拍打汽车座椅靠背的无能为力,和最终马什的妻子告诉他,他们都希望你活下去。
这样的电影让人觉得真实,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森林消防员是一份工作,他们也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窘状,他们在每一次扑灭山火的搭档行动中结下兄弟友谊,而对于布兰丹,他没有做总结陈词阐述这个行业的伟大,他只是在自责中艰难地活了下去,每年都会带着女儿去看望牺牲了的战友们。
这个看望去世兄弟的场景让人想起了《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137分钟的电影很平淡,一个由于自己醉酒后的疏忽烧死了自己三个孩子的父亲李和一个因为父亲心脏病失去了父亲的侄子帕特里克,影片并没有按照常规电影的走向,叔侄俩彼此携手走出了亲人逝世的困境,迎来了新的生活。对于李来说,间接害死了自己的三个孩子是不可饶恕的错误,火灾后沉默寡言的李与火灾前朋友成群的李截然不同。影片中卡西•阿弗莱克对李的塑造一直是眉宇间化不开的哀愁与孤寂,除了当因为火灾与他离婚的前妻兰迪告诉他自己不应该曾以恶毒的语言伤害他时,李一直佯装平静的情绪崩溃了,醉酒、打架、沉默的哭泣。但是除了这一段情绪大恸的宣泄外,李一直保持着成年又正常人的面部表情和行为举止。而16岁的帕特里克也没有惯常影片中常出现的失去父亲的痛哭和回忆父子俩过往的语言,只是当他看到冰箱里的冻肉,想到了因为天寒无法下葬的父亲遗体躺在冰柜里,从而行为失态,在这一个细微的地方表现出了一个微成男子汉的年龄的人对失去父亲的悲伤。
影片便是这样,没有救赎,没有叔侄俩感动彼此和对生活的让步,李和帕特里克心里都掩盖着伤痛,但又知道生活要继续下去,所以李最终依然离开了充满着生活阴影的曼彻斯特,而帕特里克被收养在李的朋友乔治家留在了曼彻斯特,这是对他俩都能接受的生活平衡而来的选择。
故事很简单,只是在旁观似地把几个人的生活白描出来,而恰恰是这样让人觉得真实,生活不是影视剧,不需要刻意制造矛盾冲突,让人大悲大喜着看完40集。而有为人父母的人说这样电影呈现出的状态正是最合适的状态,没有与过去的生活告别,如果真的宽恕了自己,李就不是一个父亲了。
这样的真实还在影片《至暗时刻》里,开场时丘吉尔对女打字员伊丽莎白的蛮不讲理的责骂,不顾伊丽莎白在场,穿着睡衣就从床上跳了下来,丘吉尔一出场的形象就是暴躁和不拘小节,并不是影视剧化的领导人物惯常式的鼓励、微笑与和颜悦色。这样的贴近生活让影片一开始就流露出一部纪传体电影的味道,而不是又打开了一部千篇一律式的抗战神剧。当然,放在后面我要说的是,我今年特别推荐的一部电影《敦刻尔克》。
关于导演诺兰如何以一周、一天、一个小时,从陆地、海洋、天空三个维度来描绘二战时期一段扭转欧洲战局的事件,之前已经有过很多人的阐述,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这部影片给予我的真实,在战争状态下求生的人的真实,和以逃的方式生存之后心里存留的愧疚。这部影片里有惯常划分了正义双方的战争片里正义方的伟大人物吗?没有,若要和伟大沾上边,大概只有民用船主道森先生和战斗机飞行员法瑞尔。为了能登上英国来的接英军回家的船,法国士兵吉普森偷换上去世英国士兵的军装,与萍水相逢的英国士兵汤米、阿历克斯一起历经生死,被德军鱼雷击中轮船后惧怕密闭空间与死亡的英国士兵,拒绝再去往敦刻尔克搭救自己的战友,残酷的战争下人性展现出了最深藏的一面,有恐惧,有欺骗,有自私,有对生命的挣扎与渴望,有守望相助,有人性在某一刻的光辉。在这一件载入人类史册的战争里,影片通过对战争中参与的人在战争下状态最真实的刻画,带动整个历史事件的层层递进,惨烈挣扎下活下来的人登上了回home的船,当踏上home的土地,丘吉尔的演讲在广播中播放时,逃回home的愧疚之心让活下来的人有完成战友未尽事业之心。电影里没有对德军的刻画,和英国人、法国人对德国人仇恨的刻画,只是一群人努力求生,以及帮助他们求生的人,但是这恰恰是于细微处体现了人的真实,对历史事件和战争的刻画,除了从上往下高大式标签式的刻画,还有从下而上的从讲述人来窥视战争全貌的刻画。
最近有部影片很火——《芳华》,前几日我也去影院观看了《芳华》。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并不认为这部影片拍摄得好,因为剧情分散、主配人物不分明,但是当影片到了后面部分,文工团要解散和解散后的直到21世纪剧中人物命运交代时,影院里很安静。因为关于剧中电影中不同阶层的人物生活轨迹恰恰对应着今天讨论颇多的阶层固化的说法。高干子弟陈灿最终选择了与同为高干子弟的郝淑雯结了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经商颇为成功,漂亮的林丁丁通过家中关系嫁给了华侨,移民澳洲,父亲曾经是右派的萧穗子通过高考成为了媒体记者,而家境平凡的何小萍与县城木工的儿子刘峰过着最普通人的生活。金字塔上层、中产阶层、金字塔下层,每一层的人物即使在年少时有过相同的工作经历,其背景身份终究带着不同的人走向了不同的生活,就好像陈灿何尝对萧穗子没有爱意,但是他更知道与郝淑雯才是门当户对,而林丁丁的外貌与心气又怎会让她安心嫁与家境普通的林峰呢,那一代人的芳华里做出的选择恰恰依然在今天阶层更加固化的社会里演绎着。
所以当提到电影演员与电视剧演员为什么没有畅通的互通渠道时,共识是在播放电视剧的电视机屏幕里可以以表演化的技巧展示情绪的表情扩大到电影的大屏幕后则显得夸张而不真实,电影的表演更需要贴近生活,以眼神和微表情体现人物的内心和情绪变化。同理,在电影的剧情编写和拍摄里,在电视剧市场已经充满了狗血、魔幻、霸道总裁、玛丽苏的时候,希望电影作品里有更多的以艺术品要求而非以快速食品出现的电影,这样的艺术品需要贴近真实,或者说你可以美化,可以根据创作需求精编,但是当电影作品呈现给观众时,能让观众融入剧情里,选择去相信,因为生活与人性本就充满着七情六欲,本来就呈现着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最诚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