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6年3月25日,20:30-22:20,1小时50分钟;
阅读书本:《影响力》,作者:【美】罗伯特·西奥迪尼;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P1-P51;
阅读目标:了解影响力的心理学
阅读方法:精读
阅读笔记:
引言
尽管顺从执业者使用上千种不同的策略让人顺从,可大部分的策略都可分为6个基本类型。本书内容围绕这六大原则展开,我从每一原则(分别是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的社会功能来讨论他们。
每一原则均能使人产生出不同的自动、无意识的顺从(即一种不先思考就答应的意愿)。
第一章,影响力的武器--武装自己
固定行为模式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每一次,构成模式的所有行为几乎都是按相同的方式、相同的顺序发生的。
触发者并不是对手这个整体,而是对手具备的一些特征。
一分钱一分货,价格贵就等于东西好。许多研究表明,要是人们对物品的质量拿不准,经常会使用这一范式。
模式化的自动行为在大部分人类活动中是相当普遍的,因为很多时候,它是最有效的行为方式;另一些时候,它则是必要的。你我生活在一个极端复杂的环境中,为了对付它,我们需要捷径。
以柔克刚:本书中描写的大部分影响力武器都具备若干相同的要素。
一是,这类武器有能力激活一种近乎机械化的过程;
二是,只要掌握了触发这种过程的能力,人们就能从中渔利;
三是,使用者能借助这些自动影响力武器的威力,只要用了它,就能让另一个人乖乖就范。
售货员先展示昂贵的物件更有利可图。不这么做,不光是白白放弃了对比原理造成的影响,还会使这一原理调转枪口对他们不利。
诀窍在于,要单独的提出各个选项,这样每一项的小价目跟已经确定的大数目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第二章,互惠--给予,索取,再索取
互惠原理,要是人家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
互惠及其伴随而来的亏欠还债感,在人类文化中十分普遍。
互惠原理能用作获取他人顺从的有效策略,有些要求,要是没有亏欠感,本来是一定会遭到拒绝的。
我们通常都不怎么喜欢的人,比方说不请自来的讨厌推销员,不愿交往的熟人,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奇怪组织的代表,只要在向我们提出请求之前,先对我们施个小小的恩惠,就能极大地提高我们依其言、行其事的概率。
克利须那协会这套“先施恩在乞讨”的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推销的人提供免费样品,表面上不过是为了让消费者晓得他们的商品,暗中却把礼物天然具备的亏欠感给释放了出来,十足十是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柔道手法。
互惠原理可触发不对等交换。亏欠感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亏欠别人是很不愉快的,它沉沉地压在我们身上,要求我们尽快将之消除。
原因:违背互惠原理,接受而不试图回报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
互惠原理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相互让步。
头一条很明显:它迫使接受了对方让步的人以同样的方式回应;
第二条尽管不那么明显,但更为关键:由于接受了让步的人有回报的义务,人们就乐意率先让步,从而启动有益的交换过程。
“拒绝--后撤”术也叫“留面子”法。假设你想让我答应你的某个请求,为了提高获胜的概率,你可以先向我提一个大些的要求--对这样的要求我保准是要拒绝的,等我真的拒绝这个要求以后,你再提出一个稍小的要求,这个要求才是你真正的目标。
倘若你的要求设置巧妙,我会把你的第二个要求看成是一种对我的让步,并有可能感到自己这边也应该让让步,于是就顺从了你的第二个要求。
比方说,劳工谈判就经常采用以下策略:提出极端的要求,但并不指望对方同意,只不过从这一立场他们可以方便地往后退,并让对方作出真正的让步。
这样看来,最初的请求越大,这套做法的效果就越好,因为让人产生错觉的空间也相应较多。但这么做是有限度的,最初的请求要是极端到了不合情理的地步,便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真正有天分的谈判人员会把最初的立场稍作夸张,够他讨价还价、来上一联串的小小让步,最终从对方那里得到理想的结果就行了。
有几轮培训课是这么说的,要是客户拒绝购买,你得抓住这个机会,叫他给你推荐些人:“好吧,既然您觉得这套精美的百科全书目前不合您的胃口,兴许您能帮个忙,给我介绍几个其他的客户,说不定他们希望试试我公司的产品呢!
阅读感想:
翻开本书的第一章,就立刻被作者所举的案例深深的吸引了!虽然读得很慢,但收获不小。而且我预计当我读完本书能有更多的启发。
先学习的是比价原则与互惠原则。在看之前,内心稍有点不服气,真的吗?但结合案例细想自己的触发点,果真如此!太强了!
经典之所以被奉为经典,有它理所应当的原因!
【我在参加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年阅读年挑战计划,本年度我要阅读书籍70-100本,请大家监督。每周没有完成的,发微信红包150元,一年没有达标70本的,再发微信红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