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份「引力波」大热,我为此找来Walter Isaacson的《爱因斯坦传》,窥一窥这位100多年前预言引力波的旷世天才的人生。书断续看了三礼拜,期间内心涌起的艳羡、敬佩、同情、启发等不一而足的感触,现在一并整理于此。
坊间一直流传着爱因斯坦四岁才开口说话的逸闻,我将信将疑,这次得到求证,他二岁就开口了。但他有话出口前要小声嘀咕两三遍的毛病,让人误以为他有语言障碍。
天才靠的是天赋碾压。四岁时,爱因斯坦看到磁铁隔空吸引针头的现象,立刻如触电一般,以致于永生难忘。所以他学龄前就已经在思考电磁场理论,想想那些还在地上玩泥巴的同龄小孩,人与人的差距有时候比人与狗的差距还大。可笑的是,有人还谣传爱因斯坦上学时数学经常不及格。事实是他一直是学霸,数学更秒杀我等榆木疙瘩,他自己就坦言他十五岁前就会微积分。
爱因斯坦的高智商绝对是他取得如此牛逼成就的关键因素。书中提到他能同时思考多个问题,还提到他革命性的理论并不是基于观察而是从基本的假设一步步推导得出,这些靠得都是强悍的大脑。但书中反复强调爱因斯坦成功的另一个更关键的因素——对权威的蔑视。大部分人天生就对权威服从,少数人受到启蒙会从服从转变为反抗,而爱因斯坦的不妥协确是与生俱来。他小时候就爱质疑授课老师,长大后就找牛顿这样的硬柿子捏,老了更是单挑整个量子力学。当然他质疑量子力学说明不妥协也可能变为顽固,但终其一生,这种性格的利远大于弊。他的光电效应重新解读了光的本质,相对论则颠覆了静止的时空观。爱因斯坦是以革命者的姿态闯入科学界,历史对这样的人会加倍褒奖,所以他成为当代宇宙第一科学家。
如果单单凭学术成就,爱因斯坦不可能有今天如此摧枯拉朽的影响力。他除了是睿智、风趣、平易近人的科学家,也是心系世界和平、关心社会平等的公众人物。他脱离德国反对纳粹主义,他提议造原子弹而后又极力反对核武器,他支持犹太复国后来差点当了以色列总统,他冷战时公开谴责美国政府干涉个人自由,他的立场无比政治正确。他成了圣人,谁不爱圣人。
爱因斯坦当然也不是完人,他的感情生活就一团糟。他和首任妻子的婚姻遭到父母反对,没多久感情破裂,闹离婚闹了很多年。他们的三个孩子,第一个女儿早夭,大儿子一直和他有嫌隙,二儿子有精神病。第二任妻子是一位寡妇,也是他的表姐。除了正式的婚姻,他还和不少女性有暧昧,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美国与一名俄罗斯女间谍纠缠不清,以致于遭到FBI调查。完美无缺的人未必讨人喜欢,但在处理个人感情问题上的缺陷让爱因斯坦更加真实。
百年前提出的相对论由于引力波的发现而再一次得到验证,爱因斯坦的牛逼也再次得到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