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收音机快要退出历史舞台了,要知道对于80后的我来说,它曾经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在甘肃老家呆了三年,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个喇叭,一块像碗口那么大的黑色东西固定在墙面上,有一根地线要顺着墙面插到地下。那个喇叭通常会转播一些新闻节目,还有村里的一些通知。
后来跟着几个高年级的同学用百雀羚的铁盒子自己做喇叭,自己找磁铁,盘铜丝,竟然也能出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特别不可思议。
记得有一年二叔去外面搞副业回来,带回来一个巴掌那么大的收音机,虽然有点笨重,却是我见过的最袖珍的收音机了。
这个收音机需要装一节一号电池,就是最粗的那种电池,所以整个收音机还是挺笨重的。
收音机是二叔买给奶奶的,因为奶奶帮他带两个孩子,那时候总想方设法的讨好奶奶,希望奶奶能把收音机拿给我听几分钟。
1990年爸爸决定带我们一家上新疆时,二叔知道我特别喜欢那个收音机,就把它送给了我。妈妈怕我搞丢了,把它缝在我的上衣口袋里。每次穿那件衣服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到了新疆,爸爸给我买了新的电池,收音机又开始次次啦啦的开始播音了。虽然有杂音,但是好歹能听点节目,那时候连广告都不愿意放过。
最喜欢听的节目是评书:《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榜》都是在那个时候听完的。后来中午时间段有了小说连播,也是从那个时候起知道了海岩的名字,他的小说《玉观音》,《五星大饭店》把我迷的神魂颠倒。我甚至都有了一种冲动,以后出去打工了赚了钱一定要去拜会一下这位大神……
晚上写完了作业,把收音机藏在被窝里,瞒着爸妈和两个弟弟,把声音调到最小,然后紧紧地贴着耳朵,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让人脸红心跳的“午夜悄悄话”……
有好几次听着听着不小心睡着了,忘了关收音机,也忘记了关电灯,被爸爸一顿收拾。要知道爸爸的节约是出了名的,他觉得我这是很严重的浪费行为。
有一次爸爸决定给屡教不改不长记性的我一个深刻的教训,一气之下把收音机摔了,塑料壳子被摔破了,喇叭上的线也被摔断了,那个收音机就这样罢工了。
后来我自己有了零花钱,花了两块钱把它修好了,杂音还是很大,因为那个时候家里已经有了收录机,14英寸的春蕾牌黑白电视机,所以收音机的吸引力自然就受到了冲击。
2004年我去乌鲁木齐打工,那时候特别流行袖珍的随身听,放磁带那种,有些价格稍微贵点的,还带收音机。
也许是大城市的原因吧,听收音机再也没有杂音了,而且可听的台很多。什么新闻广播,故事广播,音乐广播等等,感觉幸福指数瞬间被提高了。
有一年和同事一起去参加电台组织的一个公益活动,同事运气特别好,抽奖抽到一个袖珍的收音机,装两节七号电池就可以出声的那种。随便往裤兜里一丢,丝毫没有鼓鼓囊囊的感觉,真是科技改变生活呀。
再后来有了手机,手机上有了音质更好的收音机,我却几乎没有兴致和时间去听了。
如今还能听到电台节目的机会,大多是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师傅特别喜欢听收音机,因为这其中有他们关心的路况信息,还有可以逗乐的节目,让他们在城市里穿梭时可以稍稍放松一下。
就这样收音机几乎成了遥远的回忆,和那些尘封的往事一起永远停留在了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