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爱人发短信,说他同事孩子读高中,家人刚刚说了几句没有考好,他就离家出走了。好好一家人老婆痛哭,同事也不能上班。立即乱成了一团麻。
昨天下午出去外面门市买东西,小孩父母一人一个手机,小孩大约四五年级,在电脑上看了一会,下来悻悻地趴在妈妈肩上。我叫买东西,妈妈才听见站起来。
可能出走,第一归咎于在校老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当然这一些副科随着孩子中考高考肯定上少是可能的。但是比起专门的上课,每个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方式,经常性都会多多少少影响学生。我记得我们读书那阵,老师来回就没有交通工具,即便是自行车,路上不太好走,所以骑一段下车不觉我们学生后面已经跟上来,情理之中,干脆师生一起,开始可能寂静无声,慢慢只要任何一方来一个话题,话匣子就打开了,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沟通中,慢慢聊天成了我们师生一起上下学排遣路上胆小心虚的方式,彼此之间的困难,心理诉求都会在聊天中间解决。那时候,放学和老师回家,父母正好浇菜回家,从水桶里拿出几只黄瓜,一把韭菜塞给老师,不会如同今天说送礼。再打听一下孩子学习在校情况。遇上吃派饭老师就更容易沟通了,家长和老师沟通对学生哪是了如指掌。
父母对孩子平时的关怀沟通 哪个家伙学习不好,妈爸也会到放假把他接回去,不想来学校,在家狠狠陪家人上几天地,或者葡萄苹果下来去卖俩天,初中了么,等感觉这个滋味热乎乎还是上学好的话,返校。虽然老师也要奚落几句,毕竟又回到同学们中间,心理哪些小嘀咕比起回到学校同学们中间,早已经是小事一桩烟消云散了。而且几天和父母在家下来,看看家人劳动也不容易,批评也是为自己不再像他们一样受苦,心灵的互通在这里无声胜有声。然后,过去都是靠双手,缝衣服,洗衣服,种地收秋,编织,等等,父母的爱都藏在密密麻麻的零活里。因此,参与孩子的生活,不是观望,不是斥责,也不全靠鼓励。更需要沟通,语言行动的,排他自我的小幸福,不是和别人家孩子比较,不是高高在上的父权威力,不是忙的手机爱理不搭一阵一阵,是蒙蒙细雨,是微风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