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了,一边走路,一边想着这一天,我做了什么事,好像没什么值得记录的。突然想,如果这一天是我一生的缩影,那我这一辈子也太普通了吧。
早上,挣扎了半天,终于起床了,到办公室了还是觉得整个人没精神。发了会呆,开始干活。整理资料,十点出门去驻点。下午一点回公司吃饭,稍事休息,然后联系客户,处理客户业务,然后发发呆,看看手机就下班了。工作之内,流水账就是这样。
工作之外,总结起来,也有几件事。读书,碎片化学习,对兴趣主题的思考,再就是这篇文章。
读书依旧是在上下班路上,虽然地铁上人很多,不是别人撞了我的手机,就是我撞了别人的手机。最近总觉得很累,所以读书速度很慢,一字一句地读,思考,慢慢也会进入很投入的状态。所以有时候看的太入神,导致坐过站。幸而自己心态好,想着回家也没什么急事,反正不耽误看书,就这样吧。
碎片化学习了紧急处理情绪的方法:数数、自由书写和矛盾臆想、情绪零食,来自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小小的尝试了一下数数的方法。我过红绿灯的时候,走在人行道上,总是有点焦虑,一种被注视和怕出错的焦虑(估计是太没有安全感了),今天尝试了一下,只数单数或者倒着数,这样自己的注意力会在数数上面,会暂时忘记被注视的焦虑。如果某个场景,要上台发言或者演讲,也可以用来缓解紧张的情绪。(文末附《超级个体》原文和音频)
今天看饭团幸福生活家里面,教主萧秋水的分享,自己喜欢某个主题,比如茶,陶瓷,那么一有机会就要去多了解关于这个主题的内容,形成自己的“主题”知识线。对比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的意识,或者我一直做的只是嘴上喜欢,而没有付诸行动。不仅要去做,还要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主题丰富和深入,未来,这个主题又能带给我什么样的变化。
梳理自己感兴趣而且一直在做的事:读书,写文章,锻炼身体。没有形成系统的主题线,也没有让这些事成为自己的标签。
那么如何形成自己的“主题”呢
首先,打磨一个兴趣点。看书,写文章,手绘,PPT,拍照都可以,重要的是这个“主题”,你感兴趣,并且能够坚持下去。至于方法,现在的网络,足以你找到所需的资料。
其次,增加“主题”的宽度和深度。增加宽度,增加吸引力,增加深度,让自己更专业,成为这个领域里的专家。
第三,通过新媒体平台,广而告之。要在新媒体平台保持活跃度,即使你“天生神力”,你也需要让别人知道你的能力,这样才会发生价值交换。
这一天,我努力过,也懈怠过。即使不完美,我也希望多一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