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的课堂有些反常……
早读课,按要求默写《杜诗四首》。7班同学们说:没有背会啊?
“那什么时候默写呢?”我说。
平时不多说话的梁英说:“老师,明天早自习默写吧!”
我想了一下,说:“你的这句话里有阴谋?”同学们听后哈哈大笑。大家都知道,本周是校园艺术节,明天到“十一”是运动会,不会上课的。 所以,梁英的这句话,是一个小聪明,明天不会上早自习的,我知道她是开玩笑的。
今天上课,交流了两个材料作文,大家讨论激烈,争先恐后,课堂气氛热烈,展示效果很好。
此情此景和昨天情况大相径庭?
02
我想起昨天上课的事情……
教室门外,就听到里面乱哄哄的。推开教室门,有趴在桌子上的,有来回走动的,有吃零食的。课代表没有发卷子,连上课前的诗歌诵读都忘了。
看到他们糟糕样子,想到最近的作业状况,我很生气。
给他们讲了道理:你们能进入高中,基础比前几届好,又没有特长学生。但你们不懂得珍惜,都到高二了,作业质量很差,还有不交作业的,书写像样子的没有几个。按往常情况,你们考上二本的应该有20人左右,你们这种状况行吗?九月份学校活动多是事实,但绝不能成为不做作业的借口;况且越到高三,外界对学习的干扰就越多,高考就是考查你的抗干扰能力啦!
说到周清问题,以及试卷中存在问题。我又结合前年毕业的杜金凤同学的例子,讲了语文学习只要方法对路,完全可以快速提升做题能力。平时注意积累方法,“量”上做减法,也是给自己减轻了作业负担!
花了十多分钟时间,道理是讲了许多,上课任务还是要完成的。我又明确了修改答题卡的要求,大家就结合参考答案订正试卷了。
但好景不长,课堂一半的时候,有些同学坚持不住了,做题不专心,最前排的秦龙都打瞌睡了。
我后悔了,我的说服教育是失败的。
03
他们这种状态变化,原因是在这里……
昨天晚上,在校园操场,观看艺术节的舞蹈专场。
晚上7点半,我和家人去观看。高一高二,共有16个节目,节目都很精彩。
时间过得很快,第十一个节目,是7班的《茉莉花—中国龙》。我仔细看台上的演员,都是我熟悉的7班同学。男的锣鼓喧天,女的长袖善舞,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场面很宏大,音响效果好。带头擂鼓的就是秦龙,后面还有王泽龙、李英德、魏德福等人;跳舞的女同学是昨天上课睡觉的李菊玲,还有郭欢、高文芳等人,男女生一共17个人。他们的表演获得了满堂彩,毫无悬念地成为舞蹈专场的第一名。
一瞬间,我终于明白了昨天上课病症所在!
04
说实话,7班同学还是很不错的……
这是一个团结的集体,课前有些活跃,但活而不乱,参与课堂讨论、参加学校活动最为积极,而且也有效果。这次艺术节,他们班参加的活动,大多都是一等奖,就像昨晚上的舞蹈节目。他们也非常配合老师工作,凡是要求准备的资料,多能主动准备,不麻烦老师多次强调,就像准备小说、课堂笔记本;他们有时也抱怨作业多,吴夫强同学有两次都来和我理论,但说归说,作业还是按要求完成的。
现在的孩子,娇惯任性,怕动手,是通病;作业多,活动多,负面干扰大,是现实。作为老师,压力很大,对学生要求高,何况我和他们是两代人,年龄差距这样大,与学生有代沟,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件事情,我又想到了一个流行词“学情视角”。教师要多了解些学情,多分析现状,再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才会少些短视行为,才让教育这个慢工活,循序渐进,厚积薄发,走向成功!
我还是为“梁英们”的“阴谋”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