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告诉我们为什么阅读需要技巧,高效阅读的意义。
1. 主动的阅读
核心观点:阅读越主动,要求越多,效果越好。
摘要:拿同样的书给不同的人阅读,一个人却读得比另一个人好这件事,首先在于这人的阅读更主动,其次,在于他在阅读中的每一种活动都参与了更多的技巧。这两件事是息息相关的。阅读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就跟写作一样,包含了大量不同的活动。要达成良好的阅读,这些活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越能运作这些活动,阅读的效果就越好。
2. 阅读的目标:为获得咨询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
3. 阅读就是学习:指导型的学习,以及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之间的差异
如果你阅读只是运用你的记忆力,而没有被启发,那么你会除了获得那些讯息之外一无所获
阅读的艺术包括了所有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的技巧: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4. 老师的出席与缺席
要懂得如何让书本来教导我们,要让自己思考与分析,然后从书中找到答案。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阅读分成4个层次
1. 第一层:基础阅读
能读得懂书上的文字。
2. 第二层:检视阅读
在很短时间内,了解书的类型、架构、核心点等,略读或预读。
3. 第三层: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是追寻理解的阅读。
4. 第四层:主题阅读
又称比较阅读,阅读者会读很多书,并列举这些书的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书都谈到的主题,是最主动、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层次:基础阅读--------------------
学习阅读需要经过四个阶段:
1. 阅读准备阶段
身体方面:良好的视力和听力
智力方面:起码的认知能力
语言方面:口齿清晰
个人准备:与其他童孩一起学习的能力、保持注意力、服从等
2. 阅读简单的书,懂得发现一些符号的意义
3. 快速建立字汇的能力
4. 精练与增进前面所学的技巧
--------------------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层次:检视阅读--------------------
1. 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2. 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先看序
3. 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4. 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5. 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6. 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7. 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或几页,把全书翻过一遍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1. 主动的阅读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
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2. 阅读是由许多规则养成的好习惯
------------------------第二篇 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的规则:
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 要知道自己读的是哪类书,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 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 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 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 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6. 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7. 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 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 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
10. 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 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 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 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 证明作者的不合逻辑
15. 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第三篇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1. 找到相关的章节;
2. 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3. 厘清问题;
4. 界定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