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上完阅读课,被一个可爱的小女生缠住,她追着我分享读《孤独之旅》的心得。我很想敷衍一下她,可她处在摇晃过的啤酒盖子被打开气泡外流的状态。不忍断喝,碎碎的和她共品了那溢出的精华。
已经六点了,班里的灯还亮着。我顾不上歇口气,急急奔向班里。啊~~好多娃娃在!刚想骂他们,又发现了英语老师。于是,我决定先回办公室喝口水,走廊上遇到五班的几个“调皮鬼”。他们见到我马上围上来,说这说那。我斜着眼不理他们,他们却还是痞痞的跟进了办公室,发现我想喝水,抢着去倒去烧。我终于笑出声来,他们把心放下似的纷纷再见离去。
那女孩又来了。她一再确定我是否一直在这个办公室。她说还有好多东西和我分享呢。我忍不住摸摸她背着书包的肩,握握她拿着读书笔记的手。然后肯定了一次又一次——一直在这里,一直在。她雀跃而去,顺便把我的疲劳带走了。学生是老师的病根,也是老师最好的药?
倾情才叫阅读
再看一眼班级就回家。我拿好钥匙手机,走进班级:学生只有三个在,英语老师还在,数学老师也来了!我让孩子们迅速回家,自己和两个小搭档说说话:这两个人,一个中午不回家呆在教室,一个下午放学一个一个找学生讲错题。拿什么赞美你们,我的好伙计?
她们在感慨学生成绩不尽人意,又觉得自己付出的不够,还操心教法有问题……总之,都是在自己身上找毛病。我很想说无愧于心就好,又怕煞了这良心美意。就一再说,只要大家用脑用心,一切都会改变,量变最后就是质变……她们舒了几口气,又吸了几口气,决定回家互加微信细细研讨。我扶着有了几个月宝宝的敖老师,心无限的柔软起来……
她们似乎忘记: 明天就是清明节,放假三天……
不是说说而已
回家的时间有点晚,楼上老王出去走路锻炼,他笑着说:“你们教书的天天忙什么呢?我过年就没看见过你。”……课堂上的伶牙俐齿是回答不出这俗世的烟火拷问的,我只能笑一笑不说话。
应该不忙啊!一天最多三节课,不到三个小时。改作业备课两个小时应该足够。可是大家都很忙,调侃时也常常看时间,集中不了思绪,好像做与教学无关的事都是耍流氓,都觉得秒变八十岁老奶奶——无齿(耻)。这不是隔岸观火的人能懂的,我一直的对策就是不置一词。还捞个舒坦不用操心的形象代言人。
吃饭时顺便翻朋友圈,看群消息。好多清明的画面,好多应景的诗文,当然也有同行假期写给学生的各类寄语。我一如既往的想那个让我坐睡在他腿上的大(父亲),还一如既往的惭愧不能这天去祭拜他(娘家不准嫁出去的姑娘清明节上坟山。)年年写了那么多字,却不敢为他写一个字。今年决定用喜庆入笔迅速写完,最后还是泪流满面……
可是这种伤感不会持续多久,有家长问孩子成绩的,有商量对策的,还有感激道谢的……这些稀释了我个人情感,把我带入另一个天地角色。九点后有了自己的空间,便于河边看灯观柳,跌入凡尘往事……
聪明的,你知道我们每天都做了些什么吗?
不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