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好报写作群第8期的最后一天了,这一个月即将结束,应该给自己一个总结,就此当做送自己的结业大礼吧。
我看了下,这个月光谈写作差不多就有三分之一,一方面是自己真没的可写,每天都马马虎虎的样子,对生活不够用心,阅读量也远远不够,所以在输入方面本就差劲,输出自然有限;另一方面,怪不得人说,用剑的最高境界便是无剑,像我这样每天把写作当个话题谈来谈去的,自然写的好不到哪儿去。但好歹坚持写了四五万字,不谦虚的说,也有进步之处,索性不害臊地评价一下自己的文字呗!
基本功
这个是硬伤,求学时代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写好作文,就是要多看,不管是作文书、语文报,还是报刊、杂志、名著,都要去涉及。一方面能够渐渐培养我们对文字的感觉,体会文字被排列组合的那种美;另一方面,增长我们的见识,锻炼我们通过阅读来捕捉信息的能力,首先做到心中有墨,才能下笔如有神。
遗憾的是,由于反感写作文,我一直都把老师的话当做耳旁风。直到遇见刘伟老师,才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尽管现在的阅读量已有50多册,但一遇到感受层面的诠释和语言表达方面的技巧时,立刻捉襟见肘。所以还是要加大自己的阅读量,让这种最低成本的学习方式为自己的写作水平带来更多的提升。
具象
这个我在《在写作中洞见自己》一文中就有提及,由于缺乏深厚的文学素养,而近几年又更多接触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东西,我的写作题材更多局限于议论文,但本身经历匮乏,读书又不多,所以在论据方面我总是显得太过欠缺,给别人的感觉便是枯燥,空洞,不接地气,不够生动和具体化。这一毛病,前期就体现了出来,所以在后面的文章里,我特别注意去增加一些例子来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前后对比,我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也同时获得了别人的认可,但我深知自己还远远不够。以后依然要就此强化,来让自己的观点更具意义与温度。
尽可能不“绝对化”
读自己的文章读的多了,我有一种感觉,就是自己很容易把一件事情说的太死,类似的表达有“绝不”“一定要”“万不可”“绝对可以”等,这样字眼的频繁出现不但表明了写作者自身对于所表达观点的不负责任,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字眼的背后也表明了作者自己对观点本身的不自信,需要用这种程度副词来为自己鼓劲儿,同时强烈期待读者的共鸣。我读过一些好的文章,发现他们的观点性的话语总是很中肯,却又不失严谨,给人的感觉是很谦逊和踏实的,相反我的语言背后折射出的往往是一种急躁感,而急躁的背后正反映了内心的无力。这也再一次提醒我自己,不要着急,慢慢来,只要坚持,总会有好的结果!
我真的是个很容易就放弃的人,这个月可以坚持下来,说实话有好几次真的是在死撑,这也让我更深刻地明白了一点,我的自控力的差劲远超自己的想象,所以我提前斩断了自己的退路,继续果断报名了第九期的好报写作群,不知道下个月底,在简书写作估计不到10万字的我,又能够有哪些收获,在此,我默默期待着!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