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断舍离》的纸质书共192页,11万字,定价32 RMB,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正版书的封腰特别有趣,感觉突出本书的灵魂——“舍”。封腰归宿最终多数是垃圾桶,这不就印证“舍”。
我看过这本书的电子版与纸质版,故在这进行一个比较。
Kindle由于水墨屏的缘故,图片的刷新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在纯粹文本的阅读体验上优于漫画,并且轻薄。
最有意思的是,用Kindle读书,由于前后翻阅的不便,所以常常需要一口气读完,不“前瞻后顾”,但也常常读到后面,忘记了前面。
相对于纸质书来说,电子书中本来一些不存在问题便被突出。
排版对于电子书阅读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每个人喜好不同字号,有的人喜欢字大的感觉,有的人喜欢密密麻麻的感觉。所以排版对于电子书而言,只要无错字,段落正常就足够了。
对于纸质书来说,上述的问题都不存在,但是所对应的便是:一个好的排版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点在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版本上,个人觉得还需提升。
黑体加粗的使用并没有很好体现主次关系,并且书本身通过大量的案列去阐述山下英子的观点,而案例夹杂在正文中并且单列出来,对于阅读的流畅度来说,还是会有影响。
如果阅读过程中频繁回顾目录的话,对于把握真本书的框架确有帮助。
最重要的是书的纸张太硬,手感特别差,阅读感觉特别不舒适。
回到书本身的内容:
书的推荐序是张德芬写的,推荐序的题目是“想幸福,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对于张德芬而言,最喜欢的其《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本讲述心灵修习的书,一本用故事手把手教我们应用心理学的书,一本告诉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的书。
张德芬序中,用“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舍,顺从自己的心;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总结断舍离。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去呼应“断舍离”。一如既往的“张德芬式”,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本书与心灵修行的相关。
山下英子最初是杂物管理咨询师,通俗的说就是帮人整理凌乱的房间。
她整理房间的秘诀其实就丢弃所有的“垃圾”。通过做减法将不常用的物件扔除,通过收拾人与物的关系,进而收拾人与人的关系。
比如,通过扔除和前夫相关的所有物件去彻底告别自己失败的婚姻;通过扔除图便宜买却从未用物件发现自己捡便宜心理和折扣陷阱;等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有这样的问题萦绕在脑海中:“断舍离是否和收藏矛盾?”
如果每个人都应该断舍离的话,小学的照片,初中的课本,高中的奖状,别人送的礼物,是不是都应该丢弃。
包括我在内的一部分人,都保留着初中高中的课本与教辅,甚至我还保留过所有用过的草稿纸。父母曾不止一次的提过将这些占地方的东西卖废品,但我都拒绝了。
我的理由是:我想保存着,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再翻看。
确实,前些天翻看高中的课本,里面夹杂的一张草稿纸上自己的涂鸦,老师的评语。都会将自己拉回那段高中记忆。
这些物件是这艘名叫“记忆”的船的锚,将那一刻的记忆凝固在涂鸦,评语中。
回忆过去的幸福感是否又和“断舍离”的幸福感冲突。
这个问题贯穿在我阅读的整个过程中,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其实每个场景下都有属于这个场景的答案,“断舍离”也许会使记忆的锚变得珍惜,因为珍惜所以更幸福。
我有这样的习惯:我会将周围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的,这个行为本身会给我带来安宁。
其实原理都一样,通过理清自己和周围物件的关系来收拾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甚至使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如果感觉生活不顺心,不如收拾收拾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