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课堂是一个对孩子充满期待的的课堂,一定是对话的课堂,是一种分享的课堂,一种共鸣的课堂,注意,只有在这种共鸣的课堂里面,孩子才会让人惊奇。我们经常应该思考我们是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课堂的?其实这也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帕克·帕尔默所谈到的一个观点:教师进课堂,他是带着他的全部生命进入课堂的,而不是仅仅带着某一个知识、某一个希望,他是作为一个具体的人进课堂的,所以在这个具体的人所营造的课堂里面,孩子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摘自《张文质说1:教师的微革命P88》
我喜欢对话的课堂,因为对话比独奏能产生更多的回响!
但我们对教育的“急”却是它的死穴。
我们有高考的应试目标(新高考新中考方案公布后,小学也有了迫切的应试目标),课堂里似乎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用来等待;我们有所谓的好课标准,没有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就无法称得上“好”;我们有强烈地讲述愿望,总是迫不及待地把答案脱口而出……
一个对话的课堂,彰显的是教育的“慢”。在互相交流与启发的过程,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发现者、探索者。而这样的课堂一定是自主生成的课堂。而我们能够做的并不是预设孩子们的答案,而是从临场生成的答案中去提出新的问题,形成对话场,从而让孩子自己发现答案。
正如一个孩子特意跑来对你说:“老师,我不喜欢你了。”作为老师的你应该怎么回应呢?只是伤心难过?还是将它形成很好的对话呢?上周末读书会的时候,张文质老师很好地给出了示范。此时,老师可以顺势展开对话,提出一系列问题——哦,你不喜欢我了?为什么不喜欢现在的我了呢?你喜欢原来的我什么呢?你能不能告诉老师,我怎么做你才会再喜欢上我呢?在这样的对话里,你就能够慢慢开始找到真正的原因。
“只有自主生成的课堂才能构成对老师的挑战,也构成对其他同学智力的挑战,带动更多同学那种思维的奋发、思维的觉醒。……说实在的,面对这样的孩子的时候,意味着你要已经挑战,你要迎接你必须面对的不知、甚至学生的问题超出了你的知识边界的这样一种挑战。也可以这么断言,只有在这样具有挑战性的课堂里,教师才可能有真正的专业发展。(摘自《张文质说1:教师的微革命》P90)”
我的课堂里,自我感觉独奏的时间依然还是多了,而今正努力走向更多的对话。当我把课堂时间更多地还给学生的时候,就“逼迫”着他们得去思考,得自己去寻找规律、得出结论。而这样的课堂虽然慢一点,却让他们得以成长。
站在对话课堂的立场上,提问比回答更重要,思维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