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女孩,92年生人,身上有一个姐姐,当时的农村计划生育在东北这片土地贯彻的尤为彻底,多生一个孩子就要扒房子,没收土地。可这并没有打消祖祖辈辈对于男娃子的渴望。她出生了!一个女孩儿。父亲的脸由焦虑变为阴沉。
“不如把女娃子送人吧,咱们上边的村子我亲戚家的闺女不能生养,正好皆大欢喜”“是啊,是啊,送人咱家又能再生一个,没准下一个就是男娃哩,老天保佑呦”一个不被欢迎的孩子,一个重男轻女到畸形的村落,孩子不是人,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是清明时坟头祭祀的保障。没有男娃子的夫妻是入不了祖坟的!
孩子没能被送走,她留着了这个有爸爸妈妈姐姐的四口之家,这个贫穷的四口之家。童年的回忆是玉米面的干粮和炖大白菜片,那个时候的小孩子是不挑食的,热乎吃饱就乐呵一天。那个时候看到喜欢的玩具或者零食是不可以随意跟父母要的,父母高兴了买给她才能吃,很遗憾那几年父母都没有高兴过。她知道那是因为家里没钱,所以定下这个规矩。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了!过年家里会炒秋天从地里收回来的瓜子,还会买上几斤肉吃,白花花的肉片子在嘴里滋着油,那就一个香!过年小孩子可以给着村里的秧歌队打灯笼,赚个一袋点心……不多说了
上学了,家里要供两个孩子读书,那个时候学杂费,各种费还没减免。对于地里刨食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大笔开销,雪上加霜,祸不单行,妈妈得了一场大病,积蓄没了还欠了一大笔债,能卖的都卖了。怎么办?姐姐说:“爸,今年别给我交书费了,我借邻居家大哥的书,他正好是我上一级”于是,姐姐开始四处借书上课,一个学生失去了课本。可是这还不够!还不够!最终拗不过命运,向贫穷妥协。一天,她笑着说“爸,我不想上学了,你看二叔家的杏花在外面打工,我也想去外面看看”。我知道她想给家里省一碗饭,把机会留给妹妹。
熬过了最艰苦的时期,家道终于回转,家里靠着勤劳的双手又过上了不用担惊受怕的日子。姐姐回来时从来不去看妹妹写字,但是妹妹却发现了姐姐会偷偷抚摸她的课本,妹妹读书很努力,初中转到了市里,初一的时候考了全年级第二,一千多名学生。照片被挂在光荣榜上,家长会那天妈妈很美,她好久都没笑了,脸上的肌肉都很僵硬。爱笑的女生运气都不会差,是的,因为运气差的人是找不到理由开心的。
她努力了三年,早上五点多就去操场晨读,苦练英语,对着大风读,对着大树读,对着主席台读。农村那个时候还不写英语,基础太差了。她没有放弃,也不能放弃,因为她不代表自己,也代表姐姐在战斗。她要把姐姐想读的,没读够的书替她读完。苦心人天不负,她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有人说大学就是挥霍,可以开始享受。是的,大学的伙食很好,饭更好吃了。图书馆更大了,书也更多了,老师都很有涵养。她的大学获得过包括国奖在内的十七八项荣誉及奖学金,担任学生干部。也兼任了勤工助学服务团人力资源部的副部长,帮助学校家庭困苦的同学安排到学校的勤助岗位。那一天天空特别的蓝,有风吹过,她很激动,她也可以帮助别人了。
现在爸爸妈妈老了,姐姐也有了稳定的工作,有了一个七八岁的宝宝。宝宝在他妈妈读过的小学上学,学校盖起了楼房,暖气取代了炉子,还有了新的校车,每天早上,校车载着一车的宝宝在晨雾中穿梭,在姥姥的注视中穿梭,车上唱着歌,童声童语……
时间过得真快,时代变化真快,快到还来不及感悟朝阳的美丽,就要手握黄昏。时间是最公平的,它不曾优待过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痛苦和磨难,只是,愿你也别饶过这岁月,浑浑噩噩庸庸碌碌,希望你在你在迷茫时、无助时再坚持一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谨以本故事献给每一个有故事、有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