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与你一起成长!
网上曾经疯传过黄渤的一段话,他说,成名以前总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小心机。但现在(成名了),身边全是好人,每一张都是洋溢的笑脸。
以前,我不觉得什么,可是在经历了生活的各种挫折之后,我对这段话有了新的理解。
01
今天和朋友聊天,她感慨正处于人生的迷茫期,于是我向她推荐了学过的一个课程。她很认可,却推说自己没有时间。
事实上,她也对自己的生活是有所规划的,只是执行起来太难了,身边找不到一点支持和支撑,都是阻力。
工作上有压力,家人却希望她多陪伴孩子,而不是花时间去自我成长。她觉得我现在学了很多东西,过得很幸福,而且我的家人也没有阻碍我的幸福生活,一切都是按照我的期待来进行的。
可是,这只是我走过了低谷期的状态,看起来似乎还不错。
02
当我在低谷期的时候,也就是孩子一岁时,我重度抑郁了,别说家人支持了,身边所有人都在责怪我。说你有稳定的工作,老公又没有不良嗜好,还有老人帮你带孩子,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有什么可抑郁的?
听起来很美满,好像也很有道理,是不是?可我在工作之余所有的时间都只能用来带孩子,没有朋友,没有聚会,没有外出,甚至连洗个头发都被指责是浪费时间。
除了工作,我跟别人没有任何的交流,因为全家人都认为孩子就应该由妈妈带,所有人对孩子的付出,都是在帮我带孩子,是在额外地为我付出,所以我要对所有人心存感激,承担所有人的指责。
可对我来说,睡前哄孩子就是一项大工程,夜里也要时时警醒,哄睡梦中惊醒的孩子,常常哄完了他,自己就失眠了,刚有困意的时候,孩子又哭了,一个个夜晚就这么熬过去,白天依旧要强打起精神做好工作。但没有一个人会说一句你带孩子辛苦了,只有听不完的,别人不都是这样带孩子的吗,还有些妈妈一个人就把孩子带的好好的,怎么就你抑郁呢?别说支持了,就连觉得我辛苦的人都没有。
我也一度在质疑自己,是不是我做的太差,是不是我情商太低,是不是我能力不够,所以即使我尽力了也仍然有这么多指责?
03
后来,我关注了很多公众号,拼命地看那些育儿和家庭类的文章,看别人怎么说怎么做。又报了逻辑课程和心理课程。通过大量的学习,学会了认可自己,并通过一些小事的争执,慢慢扩展自我的边界,之后一步步地和家人沟通,才有了现在这种看起来还不错的局面。但这条路,我走的很艰辛,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争取来的,没有人对我施以援手。
曾经我也很不甘心,为什么没有人主动帮助我,告诉我可以不必生活的那么辛苦,哪怕只是告诉我应该怎样做就可以过得更好。当自己奋力挣扎,脱离低谷之后,再回头看那段时间的事情,忽然有了新的认知。
之所以出现这种无人帮助,自己又非常痛苦的境况,通常是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你的认知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还没有打开新认知的大门,所以会看到很多之前没有看到的问题。
但你周围的环境,也就是周围的人的认知还是和之前一样,所以他们不理解你的迷茫和痛苦。他们还是使用以前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你,引导你。
这时,以前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给你帮助了,反而是你探究新认知的阻碍。
你只能靠自己去找寻一条新的路,建立一个新的思维方式。
当你学习并熟练运用了新的思维方式的时候,会发现你会影响到你身边的人,也会重新认识并接纳身边的人。他们之所以没有帮助你,是因为没有能力去帮助你,相反的,他们还会需要你的帮助。
当你弱的时候,身边没有人能够主动帮助你,也是因为你的需求变了,这会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也会扩展你的边界,于是让别人有了压迫感,没有人会主动退让边界,这只能靠你自己争取。
04
一个人思维方式的改变,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分享几点建议给你:
多去看看和你的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看看她们所做的选择和所过的生活
这会让你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不仅限于你的内心和家庭给你设定。
我刚生完孩子那段时间,每天安安稳稳地上班,下了班带孩子去各种地方玩,工作中不求晋升,生活质量也没有更高的要求。
但当我在一次线下聚会中,看到有很多的宝妈依然努力地在学习,参加育儿课程,心理课程,或是在自己的事业上不断精进,拼命挣钱,也肆意享受。我突然觉得,自己为什么不去满足一下自己的野心呢,难道我的事业就定格在三十岁了吗?
于是我在工作之余报名了二级建造师的考试,通过两年的辛苦努力,终于在去年拿到了证书。不光工资待遇涨了一倍,连家人和同事也开始对我也都刮目相看。
所以我觉得,如果家庭给你的定位只是贤妻良母,多去看看那些大胆的、敢爱敢恨、敢于给自己一个独立空间的女孩子。知道人生不只一种选择,也不是只有一种生活方式。
如果贤妻良母是自己内心的选择,那就做好这个角色,如果只是家人对你的期望,那就去想一想,自己最想做的几件事是什么,把它列出来,选一个最有可能做到的,阻力最小的,努力去完成,跨出第一步,去扩展自己的边界。
不管中间有什么困难,都要想办法克服,那些看起来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的女孩子,并不是她们做事的时候,没有阻力,没有反对的声音,只是她们更遵从自己的内心,决定之后就勇敢地去做,并愿意承担所带来的后果。
学一点心理学,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疗愈了童年的心理创伤
幸福的童年,可以疗愈一个人的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疗愈。每个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伤害,导致自己不够自信,总是不自觉地否定自己,攻击自己。去面对、说出童年的这些伤害,不是为了指责父母的不足,而是承认已发生的事实。
通过冥想或其他方式,去看到童年时幼小的自己,认可和感谢他,告诉他,你已经做的非常好了,尽了你最大的力量在保护我,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会用更好的方式保护自己,也保护你,你可以完全放松下来……
只有和童年的自己和解,化解内心的不安全感,才能真正的肯定自己,接纳自己,相信自己值得世间的一切美好。
武志红老师说过: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
所以,不管别人怎样反对,都不必停止我们探索自己内心,扩张自我边界的脚步。
多学一些自己无知的领域,会学到新的逻辑思考方式,用不一样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曾经我受父母的影响,觉得不能主动说出自己的需求,要通过满足别人的需求,让对方对自己心存感激,主动去满足自己的需求。也就是我给了你A,你就应该给我B,不然我就认为你错了。在这种思维模式下,老公被我折腾得苦不堪言,家庭关系也日渐紧张。
学习之后,我才知道这种模式是多么的错误,因为自己先付出了,就理所当然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指点别人,其实是通过道德绑架来控制别人。
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后,我开始学着去主动表达,直接告诉老公我的要求和感受,也接受他的行为和我的要求有差距,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我也要尊重他的边界。但通过我多次表达和沟通之后,我们之间的契合度越来越高,家庭关系也越来越轻松和温馨。
常常听到很多人说,年少的时候并不喜欢自己父母的做事风格,但长大后,自己却成了和父母一样的人,感觉这是一个没有办法改变的因果循环。
其实只是因为自己没有跳出原生家庭这个圈,自己的思维方式一直受父母的影响,而且很多认知已经深入自己潜意识,所以在对事情做出反应的时候,通常是自己的潜意识在发挥作用,选择了和父母相同的处理方法,但自己却并不自知。
想要打破这一个圈,就需要我们学习新的逻辑思维,有意识地通过刻意练习,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扩张自己的心理边界,在面对事情的时候,能够采取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成长是自我边界扩张的过程,虽然很难,阻力也很大,但一旦有了一点点小的成功,后续的努力就会容易很多。
每个人的成长,都会有各种阻碍,成长就是一路披荆斩棘,走向柳暗花明的过程。换个角度看,弱小的时候,不是坏人太多,而是你太过于重视那些反对的声音,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也忽略了那些愿意给你帮助的人。
作者简介:初见,国家二级建造师,85后宝妈。一路成长,遇见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