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自会对这样一段话记忆犹新:“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古语有言: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敬发内心,在严肃认真;畏在庄严、谨慎、不懈怠。老子曾云:“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一个人只有心存敬畏,才会三思后行,行有所循,行有所止。而现在,读了魏智渊老师的《教师阅读地图》一书后,心中蓦地对阅读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说起来自然也是喜欢阅读的,从小就喜欢。但细细回顾一下阅读史,感觉之前的阅读还是随意性较大,往往是手边有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喜欢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小学时以童话、寓言(《安徒生童话》《365夜故事》《一千零一夜》)和神话传奇故事(《封神演义》《聊斋志异》《说岳全传》《杨家将》《霍元甲》)为主;初中时以浪漫小说(琼瑶、三毛、亦舒作品系列)、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作品系列)和诗集(舒婷、海子、顾城、汪国真)为主;师范时倒是有时间看了大量的名著类作品,古今中外都有。整个学生时代都是以故事性强的文学类作品为主,而且随着读书量的增长,读书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现在看来,那时的阅读都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式的。参加工作后,最初几年,除了读课本和教参,也就是会看一些杂志,《读者》《青年文摘》《哲思》《书摘》《小说选》《散文选》等,偶尔也会找来一些教育类书籍和儿童心理类书籍读一读,但都是浅阅读。直到改教语文学科,我的阅读才开始向专业方向发展,语文名师名家课例,班级管理,教育专著等,有时也会在阅读时作旁批,但从未想过把读书的启示进行系统的文字整理,而且对于那些理论性较强的书籍或经典古籍总有畏难心理,一读不下去就会找理由搁浅。再后来参加了网研社读书组和河南教师读书会,才发现身边有那么多优秀的会读书的老师,他们带给我的是极大的震撼,也让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差距。于是,再也不敢掉以轻心,被榜样的力量所吸引,读书的时候就多了一层深思考,就会想办法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现在,读书的重心已经高度倾向于专业性书籍。我就像一个小蜗牛一样跟着大家一步一步地向前爬行。
读了《教师阅读地图》,才知道教师的专业阅读也需要科学理性地规划,是一个有层级的发展过程,还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合理的阅读路径。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我有了以下几方面的感悟。
一、阅读需要慢功夫,正如铁杵磨针,耐心才能出成就。在这个讲究速度的时代,那种快餐式的碎片化速读,手指翻飞,快速浏览,一目十行去读书,且不说阅读的效果如何,恐怕连阅读的趣味也无法获取。教育是慢的艺术,阅读也是,需要慢慢来。 “慢阅读”已引起越来越多读书人的重视。 当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去读一本好书时,那种美好的回味即有无穷的乐趣;当我们读完一本好书能够和书友交流讨论时,那种充满喜悦的分享即是一种潜在的成长;当我们有了读书的思考,能够梳理归纳,形成系统性的文字时,那才是一种真实的收获。真正的慢阅读,就是用足够的时间沉醉于一本好书,细细地品,慢慢地赏。如《摆渡人》一书,我在读第二遍的时候,速度很慢,书页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笔记,这本书确实摆渡着我的心灵,让我对生活对生命有了不一样的思考和收获。我从三个角度梳理了自己的读书收获:寻找生命中的摆渡人,做自己生命中的摆渡人,做他人生命中的摆渡人,结合文本内容,联系自己成长经历,读后感整理出来有三千多字,后来被推荐为河南教师读书会优秀文章。
慢阅读的另一种方式还可以就某一个系列或某一个专题进行研读,如语文老师可以读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班主任可以读班级管理方面的专业书籍,此外,还可以有小说系列、心理学系列和哲学系列等方面的阅读,这样可以拓展自己阅读的宽度和深度。
二、阅读需要静心态,就像自然天籁,细听才能知其美。魏智渊老师提到:“每个教师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拥有自己的“自由书架”,因为阅读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而每个生命,又总是有着不同的密码。”是的,拥有“自由书架”的老师,心灵是充盈的,被书香润泽的生命,是美丽充满光亮的。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与浮躁,读书人要保有一方心灵的净土,让阅读的种子在那里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为工作所累,为琐事所困的老师,满腹牢骚,无法释怀。即使阅读,有时也会走进精神胜利法的误区。这就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因为“教学是一面通往灵魂的镜子。”与其喋喋不休地看不惯这个,瞧不起那个,走进了怨天尤人的怪圈,倒不如静下心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样反而会少一些苦恼,多一些欣慰。比如去读一些儿童文学类的作品,会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前几天受李琳老师的推荐,读了《绿色的太阳》这本童诗集,写下了读书笔记,分享到一个教师群里,就有老师留言:今天已经累惨了的我,本是心情郁闷,看到这样美的童诗和文字,突然感觉心情大好啊! 是啊,最是书香美,需要我们静心品味。
三、阅读需要细思考,正如老牛吃草,反刍才能知其味。“被称为经典的那些作品——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教育名著,都不是可以一窥到底的肤浅读物,要窥得它们的精髓,是务必要精心深思,反复研磨的。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读者,是不可能从他能够一窥到底的作品中获得多大的教益的。教师本人的理解力、洞察力以及反应能力,不经过深入的思考和艰苦的训练很难获得。而一旦能够精透地理解数本根本书籍,便足以为一生的教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典作品都是作者经过深度思考,反复咀嚼,字斟句酌,提炼成文的,绝不是短时间内的一蹴而就,有的作品甚至花费了作者毕生的心血,实为惊世之作。读这样的作品若是浅尝辄止,不细读研思,又怎能得其要义,取其精华呢?深入才能浅出,毋庸置疑,经典书籍需要反复品读,细心思考。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也是对我影响较大的一本书,它让我的阅读有了重大改变,因为这本书,我对自己的教室充满了热爱,觉得里面处处都是可研究的契机。它让我深深地感觉到,教室,就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认真回顾自己的班主任生涯,并思考我都在教室里做了哪些事情,经过梳理,后来竟然形成了一个讲座的交流稿,后来应邀到兄弟学校进行分享,还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
四、阅读需要深研究,就像农民种田,深耕才能见内涵。 “当一本书这样读过以后,你在实践中,或者在另外的书中遭遇相似的情境,就可以迅速调出来反复揣摩。久而久之,这些文字就会化为你的血肉。更深入的阅读,则是用心去揣摩一本书的整体结构和主要概念,并清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的,我们要努力与书籍对话。最后,最重要的是,你必须与好书进行生命交流。”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通过“深读”才能拥有理解力和行动力,拥有自己的信仰和智慧。 读书时间久了,有时真的会惊喜地发现,你读过的内容,写过的文字已经渗透于你的身体,充盈着你的思想,成为你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教育提出了知性阅读的概念,这是一种带有咀嚼性质的研读方法。是指阅读者通过对书籍的选择、聆听、梳理、批判,在反复对话中,将书籍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到阅读者的结构之中,从而使原有结构得到丰富、优化或者重建的过程。
读书学习的最终目的即“读以致用,学以致用”。阅读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生命化的过程。真正的好书是有生命气息的,只有这种生命气息与阅读者的生命相呼应,相补充,相沟通,才能够真正成为阅读者生命的组成部分。对于专业发展而言,更应该强调知性阅读,因为只有知性阅读,才能够真正提升一个教师的思维水平,增强反思能力。
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了更深的思考,里面谈到了“倾听的作用”“润泽的意义”“学习共同体的价值”等,让我感到受益匪浅。当我走进课堂面对学生时,当我处理问题感到棘手时,当我体验到了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时,我切实地感觉到,是读书的力量在指引着我不断向前,有了反思意识,有了实践经历,有了研究行动。肖培东老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一书中的课例,实在是精妙极了,那种妙语连珠的语言魅力,那种画龙点睛的设计,那种恰到好处的点拨,让人惊叹不已。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他所谓的“浅”是从他的深阅读,深思考升华出来的。
作为教师,一定要成为阅读的引领者,而且要尽力引领身边的孩子学会知性阅读,通过阅读与书籍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时代对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
相信读了魏智渊老师的这本《教师阅读地图》,很多老师都在思考自己的阅读史,并开始规划自己的阅读方向,还会参考阅读地图,制定自己的购书清单,在读书中获得好书的信息,再次买书读书,循环往复。这也不失为读书人的一种快乐!
敬畏之心源于信仰,敬畏是一种心怀神圣感的“敬重”和“谨慎”。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强大的,会创造很多充满奇迹,生命也是脆弱的,有时也会不堪一击。只有敬畏生命,敬它的伟大,畏它的易逝,才能让短暂的生命历程焕发光彩,不断体现生命的价值。每个人的阅读时间都是有限的,只有敬畏阅读,敬它的浩瀚,畏它的深邃,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不断提升阅读的高度。
阅读就是一个慢慢积累,静心品味,深度思考,勇于实践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历久才能醇香。愿我们都能对阅读怀有敬畏之心,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