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周五
*前天上午,给科里的实习生安排了一个任务。下午,看看实习生,没见他有任何的回复。我心想,“先别问,也别催,人家有自己做事的安排和节奏。如果有什么问题,人家肯定会说的。”
昨天上午都快下班了,我看看人家,好像还没有说任务做了没,做多少了,完成了的意思。
我有点心急,心想,“怎么没个回应呢?到底做完了还是没做呀。按说这活并不耗时,真干起来,用不了个把小时就能做完哦。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不说,我不知,真是急人!”
(这其实也给我提了个醒:不管是谁(领导,老师,同事,朋友,家人……),若是交代/委托/安排我做事,我得在接受任务时,做事过程中,做完后,最好都能有及时的的回复/汇报。接受时回复我能不能做,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做,大概要用多长时间…过程中回复,我做到哪个步骤或程度了,做了多少了,有哪些我做不了的,或是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或帮助…做完了回复,事情做完了,你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必要,及时,定期的回复,真的很重要。)
*因为不知道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也不知是不是实习生心里有意见觉得我不该给他指派活,不愿意做,我有点心急,心烦。(觉察到,这些,就是我在凭空猜度了。这时候,需要的是询问,了解,而不是自以为,我觉得,乱猜测。)
我装着不经意(其实很特意)的问,“那个,做完了吧?”
“还没。”实习生支吾了一声。
“还没做?还是还没做完?”
看到实习生有“猛然一惊”的表情,我才意识到,我刚才的音量,突然间就飙高了;而我的语气,有质问的意味;估计脸色,也是不好看,要生气的吧。怪不得,实习生“惊”着了。
(此刻复盘,我觉察到,在遇到不是我想要的,期待的,不是符合我的标准的,不是我认为对的好的……此类的结果时,我的音量,语气,脸色,态度等,就惯性的开启了高尖严肃(严厉)的模式,其实语气里带着生气,质疑,否定的意味,让人听起来看起来很不舒服。
其实,关于这个,老公孩子都不止一次的给我指出来过。我还强词夺理的狡辩,我也就是在家,对家里人这样。在外面,对别人,我有分寸,不会的。
现在发现,根本不是这回事。人啊,说话做事的模式,大概率是在家如何,在外也如何;怎么对自己,对家人,也怎么对别人;基本都是一致的。
所以,别找借口说,我就在家这样,我就对谁谁这样,我就做这事儿这样…
呵呵,还是从对自己对家人,从在家,就注意觉察和练习吧。)
*“其实我用了两种方法,已经做了两份。”实习生的声音有点怯怯的。“昨天你说最晚今天下午下班前交,我想着还有时间,就想再搜搜百度再查点资料,尽量把它做好。”
“哦,你还挺用心的”。我有些尴尬,因为刚才我的态度。也因为我又觉得误解了人家。
“要不,你先把做好的拿来,咱们看看,还需不需要再做补充?”
“行”。
……
*从实习生做这个事儿上,我也看到了我的影子。
我做事也是怕犯错,怕做不好,怕别人对我做的事对我这个人不认可不满意。所以,我做事时,有很多纠结,很多顾虑,打着“要尽量做到最好“”的旗号,不知觉的拖延。
现在想想,
别奢望不会犯错,没有问题的人生。
别奢望自己做什么,都能做好做对一次做成。
人生,做事,本就是尝试,犯错,失败,改错,调整…的过程。
人就是在犯错,失败,调整,学习,练习…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成长自己的。
做好,优秀,成功,其实,没有特有的定义,不是和别人比较得来的,不是靠别人评说的。
而是,在自己现有及限有的能力,条件之下,把自己能做的事,做的顺手,喜悦,有成就感,就是好,就是优秀,就是成功了。
所以,别去抗拒错误,
也别把“好,优秀,成功”神话,
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的好,优秀,成功”。
每个人,也都有“做不好,不优秀,失败”。
*大胆去做,不怕犯错。
做不好,再去做就是了。
失败了,再去尝试就是了。
别去惦记优不优秀了,大家都有自己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