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开始接触瑜伽,一直坚持练习(孕初期停练半年多),身体亚健康状况有很大改善,尤其在孕晚期和产后恢复上更是受益颇多。
2017年2月告别干了五年的产品经理岗,单纯就是懒,不想干了,觉得撕需求熬夜跟项目好累,感觉人要散头要秃,理由一万个本质还是懒,舍不得让自己吃苦受累了。
当时的计划是考上研究生充充电,顺便要个孩子,结果考研失败孩子也流产了。人生至暗2017,但来到2020觉得2017还不错,至少有收入,离职时拿了一笔赔偿。
为什么想当瑜伽教练?
我在学生时代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师范专业没毕业就做了产品经理,工作后参加过各种提升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讲座,对台上主讲的老师专家也是心生羡慕,默默期许着,自己努力在行业内深耕,以后成长为专家也去传道授业。
所以,在瑜伽课上对教练的心向往之,是出于同样的心理路径:作为台下人群中的大多数,对讲台上的意见领袖、导师有着本能的崇拜和向往,想变强大想成为讲台上的一员,想要把自己能够接触到的东西做到老师的水平。
这过程中比较奇葩的点在于:不只是做到那种水平的优秀,而是还要真的去当个老师,而那些做瑜伽教练的好处,比如不用对着电脑加班,可以一边练瑜伽一边赚钱等等,则是附着在这种心理本质上的表象。
于是,我开始朝着成为瑜伽教练的方向努力。
1.目标
找到一份瑜伽馆全职瑜伽教练的工作
2.过程
2019年9月份开始逐渐加大练习力度,每天三小时左右运动量,积攒体能,10月份开始给孩子断奶,11 月份参加梵音瑜伽为期两个月的教培课程。
2020元旦结束培训并考取流瑜伽注册资格证,然后开始找工作,中间带课2次,拿到3个offer,最后选择了诗安国际子品牌芳华悅颜,做产后瑜伽培训教练,约定年后入职。
春节期间疫情爆发,入职时间延后,在家待业每天自我练习,这期间工作的事其实是搁浅了,等待半年无果后重新找工作,6月初入职高米店附近名叫行瑜伽的瑜伽馆,半个月后受新发地突发疫情影响,再度停工。
3.结果
真的成为了瑜伽教练,拿到了行业认可的资格证,找到了瑜伽馆的工作,有带课经历,解锁了高难度体式,在不断学习和练习中对瑜伽修行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瑜伽行业、瑜伽馆的运作,以及瑜伽教练的职业发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为一个项目,这个目标是完成了的。但是作为一条道路,是失败的,因为我并没有坚持走下去,我又放弃了,决定重回头再做产品经理。
4.原因
为什么决定放弃做瑜伽教练了?
首先,实力不够,带课水平没有好到让会员有依赖性,可有可无的存在缺乏竞争力,导致带课机会少,而带课机会少直接影响经验的积累和经济收入,经验少则是实力不够的重要因素,处于一种负向循环。
其次,坚持不够,其实熬过上述负向循环是可以成长出来的,疫情影响导致瑜伽行业不景气是一方面,还有自身性格的原因,我在瑜伽馆工作期间不能很好的融入环境,比如没课的时候,别的教练聊天或刷手机,我一个人练习或独坐一旁抄瑜伽经,格格不入像个奇葩。我开始渴望同类怀念职场。
第三,自我认识不够,对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并不清晰,人生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与之同样可怕的还有——以为自己想要的其实不是真心想要的,这是为什么我做瑜伽教练的时候内心不喜悦,成为瑜伽教练并没有让我获得预期的成就感。
为什么想重做产品经理了?
首先,需要通过工作要获得存在价值,在家做了三年的全职主妇,轻松惬意的日子确实舒服,但也空虚乏味让人心里恐惧焦虑,在怕累和怕废之间,后者更难以接受。
其次,做产品是在已有基础上的再出发,要重回职场不能真的两手空空,毕竟曾经在这个领域打拼过,做产品比做其他岗位有底气。
第三,我对做产品心怀爱意,这几年,每每与人谈起曾经的职业,我的话就会更多些,比聊别的什么话题都更有兴致,虽然偶有对工作的抱怨之辞,但心里会隐隐升起职业自豪感。
5.规律
做事流程:确定目标===制定计划===付诸实践===达成目的===分析结果,再度制定目标,开始下一循环的计划和行动。
所以在重回职场做产品这一目标确定后,我的行动计划是先系统了解行业新动态,学习产品相关课程,整理以前做过的项目,再对当前比较有特色的应用进行深度分析,包装完善简历,准备几个面试可能遇到的问题,完善到话术层面。选行业投简历找工作。
找到工作后扎根下去,深耕到有生之年。以后工作中无论多艰难,都要坚持下去,绝不允许自己的人生有第三次放弃。
6.结论
要像做产品一样经营自己的人生,要站在未来看现在。未来的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的我就应该朝着那个方向努力,确定方向后相应的会有努力的方式和程度,关键点是努力的持续性。
在过程中性格和能力方面的缺点会暴露出来,要及时弥补。
做人和做产品是一样的,我如果一直做产品没有中途放弃,现在可能做到了总监,次一点也是高级产品,资深又权威,而现在却做着从头开始的心理准备,在这样艰难的大环境下重新出发,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确实很可惜。
可是换个角度看也有不可惜之处,我过了三年多快乐轻松的生活,有了健康的宝宝并给了他比职场妈妈更多的陪伴,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人生不止有35岁的焦虑,还有65岁时的回望。
65岁的我不会骄傲自己的职场成就,会庆幸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会感谢己练习瑜伽的日子。35岁的我确实会怪自己好逸恶劳,会埋怨自己放弃努力,但好在我离35岁还有几年的时间,现在开始奋斗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