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上大学的女儿,昨天晚上回到洛阳,今天算是我“中年空巢生活”的第一天,又恰逢第34个教师节,这两个特殊的日子,无论哪一个都想写篇长文以示纪念,可手头还有很多因外出而耽搁的工作,两天后的新课还没有备出来,只好匆匆写下此文,也算是对这个特殊的日子有个交待。
偶尔在《简书》上发个小文,偶尔在朋友圈里写个分享,不为别的,只为让这一天、这一刻显得与众不同,为日后的自己多留下一些回忆的场景和画面。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有了仪式感,看似平淡的日子,便显得不再平淡;看似将就的生活,便显得不再将就。
因为有好几个朋友,孩子开学的比较早,都提前给我打了“预防针”,说是把孩子送走以后,忍不住哭了,看见孩子空荡荡的房间,心也跟着空了……我第一时间跟女儿分享了这种感受(在女儿看不见的时候,我自己也悄悄地流过眼泪),经过几天的心理调试,我们提前化解了离别的伤感。当真正地离别的时候,没有眼泪,没有伤感,甚至连“再见”都没有说,就像多少年来,我无数次地把她送到学校门口一样……
我不知道女儿转身回到宿舍以后,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我在回来的路上,发现还是有那么多的不舍和牵挂……尽管三个月的暑假生活,看着她毫无规律的作息习惯,我无数次地忍无可忍,甚至发怒过,冷战过……是呀!很多父母都无数次地在心里祈祷:期待着身边的孩子赶紧长大,赶紧出去上大学,上了大学父母就轻松了,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了……等到这一天真的来了,才发现最不习惯的是自己,脑子里装的全是孩子在身边的记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心里想着自己家的孩子——这么大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对于女儿的成长,一直非常感谢十几年来她遇到的所有老师,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每一位老师都是如此地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仅教会了女儿各种各样的知识,更是教会了女儿如何做人做事。在女儿不同的人生阶段,都给予了很大的关心、爱护和培养,我相信女儿一定不会辜负老师们的期望,心怀感恩,回报社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前天在北外的新生家长会上,外教老师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发现我好多都听不懂了,那一刻,感觉挺对不起教了我那么多年的英语老师,后来我很快调整了自己的状态,虽然老师们教的英语知识我都忘差不多了,但老师们传承下来的教书育人的精神还在。现在我从事的主要是与心理学有关的工作,每次看到来访者的成长,每次看到学员们的收获,我都有一种无以言说的幸福和快乐……
自从走上了心理学的道路,我越来越发现这是一条“不归路”,每天都有看不完的书,听不完的课,思考不完的个案……有人说,好的心理咨询师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先天具有一定的潜质,我相信我是后者。我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努力让自己走得更远……
在此感谢一路走来所有遇见的老师,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谨以此文,纪念难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