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课程的标题是《自我边界,愤怒的表达》
第一个问题: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想要快乐、充盈的内心、稳定的情绪,而这样的快乐离不开稳定、友善的人际关系)
第二个问题:怎样有这样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能够爱人,以及感受被爱)
我对人际交往大体是持悲观态度的,我不太会和别人相处,也不太敢付出真心交往,在今天的课里又有被“骂到”。
首先,我不太具有爱人和被爱的能力:带着目的的情感不是爱,我总是偶尔一瞬间感受被爱,而不是稳定持久的爱(可能是感受到能力很弱、也有可能是爱并不坚定)(我们在爱与被爱中感知自我,但现在我是个很浑浑噩噩的状态——sad);爱建立在自尊自爱的前提上,而现在的我并不坚定地选择自己、爱护自己;没力气爱自己、就更谈不上爱别人啦。
我并不信任爱:虽然我明白我爱你与你无关,但我并不相信这世界上又没有理由的爱,在交往中总是带着交换的目的去对别人好、去渴望索取爱,并且由于自我边界模糊,某些时候我对于别人有不切实际的、越界的期待,这些超过的部分转化成了对别人的消耗,同时期待落空、幻想破灭也造成了对自己的消耗。综上,不难解释为何我在一些人际交往中受到了挫折,进一步对人际交往悲观,以至于现在发展成一些交往障碍。
当一个人的自我边界模糊时,ta并不能很好的分清楚自己的事情、和外界的事情,在一些情况下就会容易想把自己的事情推脱给别人、甚至提出不合理请求;而在另一些情况下,ta容易大包大揽,把并不与其相干的事情包揽在自己身上,最后身心俱疲。
当我得不到爱、希望落空、幻想破灭,就容易产生愤怒的情绪,容易产生攻击的行为和言语,本质上是边界模糊(开始胡搅蛮缠、把事情混为一谈)......
所以应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