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三农”工作》一书。书中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农”工作是新时代新征程发展“画卷”上不可或缺的“一笔”,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围绕“三字诀”,在强农业、富农民、美农村上出实招,建功业,显佳绩,奋力绘就“三农”美好画卷。
围绕“强”字诀,打好“效能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产业兴则百业兴,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夯实好产业根基,让乡村自身“造血”功能开始运转,才能激发农民自身的内在动力和蓬勃活力。基层干部要当好致富增收的“带头人”“创业家”,立足产业发展,领悟赋能经济“实干”之义。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产业融合作用,做优做绿第一产业,做强做实第二产业,做精做细第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科技型、示范型、服务型、生态型“四型发展”,促进产业链延伸、供应链贯通、价值链提升“三链重构”,壮大田园养生、农耕体验、休闲垂钓、民宿康养等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围绕“美”字诀,绘出“锦绣图”,推动农村全面进步。“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乡风文明、乡貌美丽、乡情浓郁的农村热土是万千游子梦中的故乡、是诗人吟唱诵咏的心之向往、更是基层干部实现抱负的重要舞台。坚持自治、德治、法制“三治”融合,建立“接地气”的村规民约,引导和动员村民建言献策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发展乡村法治,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兴农。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在整治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抓好农村专项整治“四大革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充分体现乡村特点,注意乡村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青山绿水,记住悠悠乡愁。
围绕“富”字诀,激活“动力源”,推动农民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加大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创业就业培训,提高农民致富增收能力。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把善经营的“农创客”引进来,懂技术的“田秀才”举起来,有经验的“土专家”用起来,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做好示范引领。要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找到适合本地发展的“致富路”,带领广大农民鼓足“钱袋子”,奔向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