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推开门,透过隔间的落地窗,看到阳台上惊现一抹绿意,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十天前离家出差的时候,余下几小块生姜,不忍丢弃就在小盆里顺手一插,浇足了水,没想到回来后,它就回馈了我一小片绿色的心意。
小客厅里木黄色的基调让人感到温暖,所有的物品经过我反复地整理、舍弃、再设计,正好在它们恰当的位置。走进卧室,是一片清透的地中海式蓝,蓝色的床,蓝色的沙发,照片墙的画框台上,不多不少地摆放着我从青岛带回来的玻璃瓶与蓝色小帆船。我踩在软绵绵的地垫上,席地而坐,发散蓝色光芒的小音箱里流淌出沉静的乐曲,我感到身心都自在极了,我爱我的家。
我想,这样的一份自在,在于简洁温馨,在于不多不少,游刃有余。我是“断舍离”思维方式的实践者与受益者。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乍看上去很容易,无非就是少买一些非必需品,扔掉家中不需要的杂物,丢掉了也不要觉得可惜。
而对于一个曾经有着极度念旧情结的我来说,却是太难了。念旧到什么程度呢?保留有小学一年级的全套课本都不算啥了,印象最深的就是高考结束后收拾寝室,我整理出了几麻袋的草稿纸,高中三年来用过的草稿纸,我从来没有主动丢弃过一张,堆积在一起,等到必须要一起扔了的时候,心里竟然像刀割般疼痛。
这种不会扔东西的习惯,一直影响了我多年,并渗透到了处理情感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收集的东西越来越多,心里的包袱越来越重。
相册里连拍重复的照片没有及时删除,侵占了大量的内存空间;
收藏栏里“杂乱堆积”的干货好文,“一次未用”却可能早已“过时陈旧”;
布满文档与表格的电脑桌面,眼看心烦却无从处理;
超市里带回的购物袋,会整整齐齐的叠好二次利用,却只增不减;
塑料瓶儿,旧书旧衣物,丢了盖儿的笔和没有了墨水的笔芯......这些“杂物”侵占了生活与内心的各个角落,人生怎么可能轻松起来呢?若是还有着疯狂的购买欲,不断地买买买,那可真是陷入了无限死循环。
所以,到底是什么压垮了你呢?是生活的苦?工作的苦?感情的苦?也许,正是对于“物”的执念,进而对于因“物”而衍生的“事”的执念、“人”的执念。
想要游刃有余的自在境界,先从扔“破烂儿”开始吧。哪些是破烂儿呢?大致也有三类。
不用了的束之高阁的东西。也就是漫不经心保存了下来,却一直搁置不用甚至忘却了存在的东西。殊不知你的遗忘也许会招来这些物品的“恨意”,“请用用我吧,我好寂寞啊”,“不用也请把我们送到需要用的地方去吧”。当哪天你发现它们的时候,你会想扔掉却又心怀不安,总觉得不能少了它们却又实在派不上用场。
还在用却并不喜欢的东西。因为不喜欢,就会随意乱放,毫不珍惜。把和自己不相配的东西硬塞给自己用,久而久之,要么自己会变得将就,要么就会徒增不满心生厌恶。
充满了消极回忆的东西。因为有了怀念的意义,便会散发出强大的磁场,总也丢不掉。但其中隐藏的消极能量却很可能像魔咒般,诱使你陷进无法自拔的泥沼,脱不开身喘不过气。
所以,到底是什么压垮了你呢?
给自己一个轻松自在的人生,就先给自己一个轻松自在的屋子吧。当你的屋子“断舍离”后,你就会慢慢发现这间屋子的强大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