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理解了,创意产品生产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就是:没有标准、标准说不清,只能靠资历深的人拍板。同时,我也看到“判断一个创意好坏”的最高准则是:“依据人类行为的规律”。
华楠老师课上讲道:“相信所有做创意产品的公司在研发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创意好不好、能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到底是什么标准,谁说了算?你会发现,创意行业的标准根本就没有办法讲清楚,都是主观感受,五花八门。但主观感受这个东西每个人都不一样,那结果就变成了最后是谁的资历高谁说了算,谁官大谁说了算,而且中间还会出现非常多的干扰。比方有一个人说,这个创意,我作为一个消费者我觉得怎么怎么样。这是一个杀伤力非常强的话,但是只有干扰没有帮助。因为他作为一个消费者,好像他就获得了一个绝对权威,作为上帝觉得怎么怎么样。但事实上,在创意生产部门或者在创意生产环境下面,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具备“我作为一个消费者”这样说话的资格的。因为在创意生产环节里面,他的语境和购买者在货架前的语境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里提到的每一种情况,我都真实地经历过,而且在平日的工作中,反反复复地出现。最令人恼火的说法就是:“我作为一个消费者我觉得……”。一旦这句话出来的时候,就陷在了:彼此对立的状态,就像打辩论赛一样,需要说服以及摆出更强有力的证据。但事实的真相是,这件事本身早已脱离了创意产品真正发生效用的生产本身,只是没人知道,大家陷在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
华楠老师讲道:“我们怎么来判断一个创意的好坏、它的标准应该是什么?这个时候,我们一直依据的就是人类行为的规律。我永远在讲货架思维,在货架前人们是怎么思考的。比方说编辑要交给销售的网站页面资料。这个网站页面资料它的生产流程是依据什么?是一个普通的购买者打开这个页面的时候,他的视线流动的流程。你去反复观察、琢磨、理解这个视线流动的流程,然后你就可以做出相应的应对,这个相应的应对最终就成了网站页面资料生产流程。”
“依据人类行为的规律”这句话还是比较抽象的,这里让我想到了华杉老师在《华与华品牌五年计划》中讲道的:“一切答案都在现场,一切创意都在现场”。
也就是说,人类行为的规律,或者说货架思维,都是在现场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琢磨、理解得出来的相应的应对方式。不去现场,只凭想象,永远都只是悬在了半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