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告诉你,绝大多数跟你很像的人(比如同城镇、同种社会属性、同种身份等)已经在这样做了!
……有涉及到数字的话,建议要更具体一些。
那么,隐藏在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
有一条隐藏在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之中,科学家门称之为社会认同原理,即从众心理:
说的是,人类的行为会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周围的人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令他们深深认同的人。
不只是人类,鸟儿、牛、鱼都喜欢成群结队,群居性昆虫也喜欢扎堆儿。“别人在做什么”的力量是如此基本,以至于没有大脑皮层的生物也得服从。
社会认同原理的力量往往会胜过理性的认知。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跟着大伙儿做都没错。
从众不单是出于攀比的心态。它源自人们心中的三条强大的动机,即尽可能高效率地做出正确决定、获得他人的认同、用积极正面的角度看待自我。
在这个忙碌的、信息量超载的社会里,“大伙儿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是一个通往明智决策的、相当高效的捷径。无论要做的决策是要看哪场电影、频繁光顾哪家餐馆、或是决定要购买哪一本书。
所以,当看到说绝大多数人都在按时做什么的事实的时候,就会激起人们想要跟别人一样做的愿望,因为遵从绝大多数人的做法,就很有可能得到他们的认同,扩大人际圈子的概率也会增加。跟从大多数人的行为,会帮助人重塑正面的自我形象,即第三个动机:用积极正面的眼光看待自己,比如我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公民。当然了,如果某个人认为社会上人人都是吸血的水蛭,那他大概也很容易做个水蛭。
但是,真实情况下,人们不但不大能预期到哪些因素会影响将来的行为,而且在事后也不太能辨认得出。比如,我们往路边唱歌的年轻小伙子的袋子里扔了几个硬币。事后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因为刚才看见别人先给了自己才给的。相反,我们会提出各式各样的理由:“我是因为他唱得比较好”、“我是一个比较好心的人”、或者“我看他也挺不容易的”。
人们一般都不大善于辨别出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
那么,这给所有耗费时间、精力、往往还有不菲的金钱来询问顾客“是什么让你做出购买决定”的企业或组织机构一个启示。尽管很多顾客都很乐于回答这种问题,但他们给出的答案是不是真实的原因,就未必那么乐观了。结果就是,依据这些答案而做出的营销战略往往失败率很高。
所以,如果你想让目标客户做某件事,那就简明而诚实地指出,大多数跟他们很类似的人已经在这样做了(即利用从众心理)。比如,你想邀请客户来参加新产品说明会,你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提高出席率:先邀请一批最有可能来参加的人,然后你就可以诚实地向下一批目标客户指出,“有很多人已经接受了邀请,准备出席了。”这个小小的改变会十分见效——哪怕这些目标客户曾经宣称过,自己要不要参加跟其他人来不来无关。
社会认同原理还可以发挥更大的威力,那就是把有涉及的数据或信息说得更具体一些。
另外,我们引导受众去关注的那个行为,应该是被普遍接受,并且是我们希望他们去做的。当然,对于不是大多数人采取的行为,比如如约前来、按时完成任务等,这个“强调大多数人都在这样做”的方法就不那么见效了。两种变通方法:一是强调你所鼓励的行为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下被大多数人认同。行为科学家把“在某个情境中被绝大多数人认同/不认同的行为”称为命令性规范。例如:强调“绝大多数人都支持某个很有意义的目标”的调查结果对塑造人们以后的行为大有助益。比如“80%的深圳居民认为,尽责参与节能行动是十分重要的”,“九成员工都说,他们很希望能学到一些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在这类情况下,在沟通中加入这样的命令性规范,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是公布绝对数字(暗示着有许多人都在这样做或这样想)的做法也会很有效。比如一家提供能源报告,提倡家庭节能的公司公布了一组实实在在的数字:这个项目帮助人们节省的电能“超过60亿度”,节省的费用“超过7.5亿美元”,这样的信息能够相当有效地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若指出参与人数逐渐增多也是个好办法,比如你的新博客访问量从每周一两百人上升到了近千人,你就可以强调一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你的访问量增加了5倍。或者你可以推一推你日趋增长的“点赞”数目。
问题来了,在什么情况下,人们会有意地避免从众呢?请参考下一篇《“小众”的反作用力》。�
内容来源:《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之读书笔记